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泻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当今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腹泻是引起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每年造成4.9‰的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不安全饮水、缺乏卫生设施是引起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据估计,94%的腹泻疾病负担归因于上述原因。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上亿人口没有享有改善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由此引起的腹泻在我国疾病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的了解农村改水改厕、仅改水、仅改厕、未改水未改厕地区人群的腹泻疾病负担,及其当地腹泻患者的就诊情况及经济负担;了解该地区家庭供水和卫生设施使用情况及成本;评价农村供水和卫生设施在预防腹泻方面的成本效益。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调查地改水改厕、仅改水、仅改厕、未改水未改厕四个类型村的样本11256人次,以及2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各类型村人群的腹泻发病情况,判断供水和卫生设施类型与腹泻的关系,并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表示调查人群的腹泻疾病负担。对各类型村供水和卫生设施的成本和使用情况作描述性研究,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4.1本研究共调查四个类型村11256人次,年发病率为0.59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年发病率为0.64次/人年,高于调查人群平均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与腹泻的发生无关。4.2改水改厕村、仅改水村、仅改厕村和未改水未改厕村的腹泻年发病率分别为0.26次/人年,0.30次/人年,0.41次/人年,1.42次/人年。改水、改厕和未改水未改厕村人群发生腹泻的相对危险度是改水改厕人群的1.22-5.88倍。4.3调查人群腹泻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为0.2638/千人年。改水改厕类型村的人群腹泻疾病负担最小为0.163582/千人年,仅改水村、仅改厕村和未改水未改厕村的疾病负担依次增高,分别为0.175098/千人年、0.190448/千人年、0.431856/千人年。4.4当地腹泻患者的就诊率为47.75%,住院率为1.258%。腹泻患者平均腹泻天数为1.37天,24小时内平均最多腹泻次数为3.7次。4.5人群调查,腹泻例中就诊患者的平均经济负担为55.99±61.14元/例,其中直接医疗经济负担为24.83元/例(44.35%),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为22.86元(40.82%),间接负担为9.73元/例(17.38%)。未就诊患者的经济负担为10.24±27.56元/例,直接医疗经济负担为6.40元/例(62.51%),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为3.40元/例(20.00%),间接负担为1.79元/例(17.49%)。腹泻门诊就诊经济负担为61.74±63.30元/例,住院患者的平均经济负担为448.04±217.22元/例。4.6改水改厕村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的人均成本为117.74元/人年,仅改水村为96.98元/人年,仅改厕村151.32元/人年,未改水未改厕村132.53元/人年。改水改厕村供水和卫生设施的建设性成本为52.50元/人年,经常性成本为65.15元/人年。仅改水村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的建设性成本为30.26元/人年,经常性成本为66.73元/人年。仅改厕村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的建设性成本为73.50元/人年,经常性成本为77.82元/人年。未改水未改厕村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的建设性成本为76.01元/人年,经常性成本为53.51元/人年。4.7以未改水未改厕村的供水和卫生设施类型为基准,改水改厕村的效益成本比率为2.17,年当量净现值为140.24元;仅改水村的效益成本比率为2.45,年当量净现值为158.07元;仅改厕村的效益成本比率为1.43,年当量净现值为77.58元。敏感性分析,若固定贴现率和设施使用年限,选择人力资本法不同的指标估计疾病经济负担,如入均GDP和当地居民纯收入,可以引起效益成本比率较大的变化。结论5.1本次调查人群的腹泻年发病率为0.59次/人年。儿童和老人是腹泻的高危人群。5.2腹泻患者就诊医疗机构主要为村卫生室。腹泻经济负担取决于购买药品的费用。5.3改水改厕与否和腹泻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改水改厕不仅能减少腹泻病的发生,减少疾病负担,而且效益成本比率较高。供水和卫生设施均改善的效果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