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将两种气道保护装置喉罩与气管导管做比较,评价喉罩在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使用情况,为小儿喉罩在本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短小手术(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的65例8月-1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LMA组,32例)和气管插管组(ETT组,33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3mg/kg,芬太尼3μg/kg进行麻醉诱导,ETT组加用维库溴铵0.1mg/kg,LMA组选择合适的喉罩置入,ETT组置入气管导管。根据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呼吸参数,使其不超过40mmHg。两组均采用七氟烷2%-3%吸入联合丙泊酚10mg/kg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记录每例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情况,包括术前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LMA的操作次数、充气量,置入喉罩前(T1)、置入喉罩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出时(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拔出气道装置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病人性别构成、年龄、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患儿置入LMA失败,改气管插管,结果不纳入LMA组。(3)术中两组SpO2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出现低氧血症(SpO2≤94%),二氧化碳波形平稳,PETCO2均未超过40mmHg。LMA组和ETT组在置入气道保护装置后,术中LMA组的气道峰压较ETT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LMA较ETT对HR和SBP的影响小,P<0.05。(4)手术后患儿拔除气道装置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LMA组比ETT组短,P<0.05。总体的并发症率LMA组较ETT组少(P<0.05),拔管后发生呛咳LMA组较ETT组少(P<0.05),术后恶心呕吐和胃胀气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儿喉罩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掌握好适当的麻醉深度喉罩可以作为气管插管的替代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