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单纯手术切除与手术切除合并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讨论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4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行肝手术切除和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文献调研确定NLR、PLR、LMR最佳截值,判断分析影响术后ICC预后的
【基金项目】
:
项目(科技创新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2020年度报告); 北自然基金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纯手术切除与手术切除合并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讨论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4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行肝手术切除和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文献调研确定NLR、PLR、LMR最佳截值,判断分析影响术后ICC预后的因素方法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分析,生存曲线的绘制通常运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被用于比较两组间在预后总体生存时间上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则采用总费用/OS或DFS计算费-效比。结果:共纳入4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手术切除组40例,手术切除+介入治疗组9例。NLR、PLR、LM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2、219.71、1.88。log-Rank法比较单纯手术切除与手术切除+介入治疗两组间差异,结果显示对于总体生存而言,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中-低分化)(HR=6.635,95%CI:1.706~25.809),P<0.05)、淋巴结转移(HR=5.520,95%CI:1.417~21.508,P<0.05)、术前NLR(HR=7.728,95%CI:1.986~30.071,P<0.05)、术前PLR(HR=9.398,95%CI:2.682~32.9341,P<0.05)、术前LMR(HR=4.813,95%CI:1.240~18.679,P<0.05)、肝内胆管结石(HR=6.204,95%CI:1.165~33.034,P<0.05)均是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而进一步多因素探讨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中-低分化)(HR=4.060,95%CI:0.953~17.303,P<0.05)、术前PLR(HR=5.493,95%CI:1.450~20.814,P<0.05)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且都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胆管结石与不合并肝胆管结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介入治疗较单纯手术切除对总体生存有较大的改善,肿瘤分化和术前PLR可以作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切除+介入治疗组较手术切除组在总体生存其上效果更优。费用与疗效的综合考量受到伦理多方面因素影响,但费效比在临床中的价值值得探讨。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中国古代的身体再造观念为主要切入点,同时将此类观念的行为逻辑与一些当代艺术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探讨身体物质与造物材料的关系,从对生命与死亡的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重新思考当代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身体再造是指再造某人的身体以达到重生或永生目的的行为,在形式上常类似狭义的雕塑,且曾在历史中有着保存尸体等实际用途,但它们并不简单等同于雕塑或尸体保存的概念,而是源自于人类对自身肉
材料本身蕴涵着极为深刻的义理。然而,对于材料的单纯的物质性定义导致其在艺术的讨论体系中逐渐被忽略和遗忘。如今,材料自身的特性和质感在纤维艺术中的凸显则使其重新获得艺术关注,而以此可作为理解材料的现实性出发点。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纤维艺术脉络中材料的发展和变迁而尝试对材料进行根本性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而尝试解读艺术如何“筑居”于作为“屋基”的材料之上,通过对材料本质的呼唤而试图使艺术开启,认识艺术之谜。
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中国“文化基因”在中国纤维艺术中的影响,以及文化是如何影响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因而涉及到时间、历史、文化和材料等种种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梁绍基、谷文达、施慧这三位纤维艺术家以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探索他们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及精神化作新的艺术语言的,以及创作背后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对于三位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基因”为中国纤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怎样的素材,
荆楚艺术以奇诡神秘、繁复绮丽著称,其样式中蕴含着独特的楚式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南方艺术传统当之无愧的代表。本文以荆楚样式为运思脉络,阐述了荆楚样式的特征、意义、实际运用、个人创作等内容。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荆楚样式的特征进行分析,在纹饰、造型、色彩上进行分类研究,探究其美学价值。第二部分,分析荆楚样式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重点研究其在雕塑中的运用,寻找作品中的相似性与独有性,对荆楚样
参与式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实践方式,自90年代以来随着艺术家的探索实验开始兴起,以观众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艺术不再满足于创作视觉艺术作品,转而注重作品中的“观演关系”。观众不再是单向被动接受创作者的信息输出,而是参与到作品当中,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使得观众的身份属性发生转变,模糊了观者与创作者的界限,观众不再是纯粹的观看者,也不只是创作者所赋予的“旁观者”身份,作品与观者不再是孤立的两个元素,
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声音逐渐成为重要元素——艺术家亦尝试在雕塑与装置艺术之中融入声音元素。本文以赤松音吕与齐蒙为例,分析他们作品中声音元素的运用方式及特点,结合实践来探讨声音元素为作品带来的可能性。在赤松音吕与齐蒙的作品中,观众置身于声音的界域内,用超越自己习惯的感官体验来聆听作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利用简单的运动装置让不同材料发出声响,利用视听效果的结合创造出
观者即当代艺术的受众,国内外艺术家在创作思路上不断地探索,不再将目光局限在作品本身,逐渐将观者纳入艺术思考。观者不只是被动的观看艺术作品,观看与被观看在空间中不断转换,二者关系变得晦暗不明,所以观者的身份是当下需要被探讨的问题。本论文从剧场性独特的概念与创作方式出发,对剧场性中特殊的观者属性进行研究。着重阐述了剧场性如何打破传统戏剧的壁垒,以主体、内容与空间转变作为切入点,探讨剧场性如何构建观看为
本论文属于美术学研究范畴,以知觉现象学结合影像、表演等交叉问题研究美国当代艺术家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他的创作体现了极少主义的形式和空间概念以及运用身体媒介探讨语言哲学的视觉问题。论文着重阐述布鲁斯·瑙曼的创作理念、历史背景和艺术史阶段,并用知觉现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瑙曼的作品突破了极少主义对于表面和物体意义的局限,将观众放置于作品的中心而不是外部,释放了雕塑的力量,
闭锁机构是自动武器最基本的机构之一。在射击过程中,闭锁机构关闭并锁住弹膛,顶住弹壳防止弹壳断裂和火药气体向后泄出,保证射击威力和发射安全可靠。研究发现,变形失效和冲击疲劳失效是闭锁机构主要的失效形式。本文以某型自动步枪及闭锁机构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仿真相结合,分析了自动步枪工作过程,并应用ADAMS生成自动步枪的参数曲线;利用LS-DYNA对闭锁机构榫、槽进行仿真分析;基于变形失效机理对闭锁机构进
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昭陵六骏》石雕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这组文物在历史、考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相对艺术表现语言方面的同类对比研究略显薄弱。笔者通过考察《昭陵六骏》从唐至金的艺术创作,发现在艺术传播过程中,该形象在不同的载体间来回转换,形成了一条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与线性绘画之间艺术共通性的脉络。前人尚未有针对《昭陵六骏》从线描到石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