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既往研究发现,近视患者常常伴随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调节滞后量等眼调节相关参数的异常。但是此类眼调节相关指标的异常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争议。本团队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儿童的假性近视更容易转变成真性近视。调节痉挛是导致假性近视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针对眼调节相关的研究大多围绕真性近视展开,关于假性近视眼调节相关的研究报道极少。且目前对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研究大多采用对近距离固定位置视标刺激下调节反应的检测。然而,假性近视或真性近视的主要表现是裸眼远视力下降。我们推测:近视的发生与眼睛由近到远注视时的调节放松过程存在异常相关。因此本研究在前人定点凝视视觉刺激检测的基础上,拟检测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和真性近视儿童注视近、远距离固定视标时眼调节过程的参数指标;进一步,应用自主研发的眼近-远运动视标的视觉刺激系统,拟检测三组被试者在由近到远运动视标刺激下的动态眼调节放松过程的指标。本研究将从新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眼调节功能异常与近视发生的关系。方法: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共收集到7~13周岁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及真性性近视儿童共105例。其中正视眼儿童40例(男20,女20),假性近视儿童33例(男11,女22),真性近视儿童32例(男13,女19)。检测装置由本团队自行搭建,包括眼参数采集系统与自控可移动视标装置。注视视标为3×3阵列E字灯箱视标,眼调节相关参数采用开放视野红外自动验光仪。所有被试者在调节功能检测前均进行最正度数之最佳视力屈光矫正,在此基础上检查主观调节功能以及进行下一步客观调节功能检测。本试验中客观调节相关参数检测均在相对封闭且昏暗环境中进行,检测流程设置为先闭眼休息20 s,注视近点25 cm处视标20 s,闭眼休息20 s,注视视标由近点25 cm处匀速运动至远点2.5 m处,闭眼休息20 s,注视远点2.5 m处20s,共3段注视视觉任务。由于采用试镜架进行屈光矫正时存在镜眼距造成的误差,需要将实际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利用矫正公式矫正至角膜平面再进行计算分析。由近及远运动段的数据利用python程序进行曲线拟合得出调节放松曲线,并对单位时间内调节放松反应幅度的差异和调节放松反应速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所有测量参数使用IBM 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正视眼组、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94,P=0.351),年龄与屈光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91,P=0.003,x2=72.23,P<0.001)。正视眼组平均年龄与平均屈光度分别为(9.9±1.7)岁与(-0.02±0.24)D,假性近视组平均年龄与平均屈光度分别为(9.3±1.6)岁与(-1.17±0.87)D,真性近视组平均年龄与屈光度为(10.7±1.4)岁与(-1.45±0.52)D。2.正视眼组、假性近视组和真性近视组主观调节功能比较3组人群主观调节反应BCC值与负相对调节NRA值组间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x2=0.691,P=0.159,F=0.561,P=0.572),但真性近视组中调节滞后人数占比最高。正相对调节PRA值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64,P=0.002),事后两两比较分析发现真性近视组PRA值明显低于正视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组两两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正视眼组、假性近视组和真性近视组客观调节反应AR值比较在近点25 cm处凝视段,3组被试者客观调节反应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82,P<0.001),事后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正视眼组相比,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客观调节反应值均低于正视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点2.5 m处凝视段,客观调节反应值在3组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0.297,P=0.744);3组受试者近点处客观调节反应值均高于远点处客观调节反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4.正视眼组、假性近视组和真性近视组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在近点25 cm处凝视段,3组间调节微波动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8.079,P=0.018),正视眼组调节微波动值与假性近视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远点2.5 m处凝视段,3组调节微波动值组间比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F=1.658,P=0.196);3组受试者近点处调节微波动值均高于远点处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5.正视眼组、假性近视组和真性近视组调节滞后值比较在近点25 cm处凝视段,调节微波动值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15,P<0.001)。两两比较发现与正视眼组相比,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调节滞后值均高于正视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点2.5 m处凝视段,3组调节滞后值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0.548,P=0.58);3组受试者在近点处调节滞后值均高于远点处调节滞后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6.由近到远运动过程的调节放松反应幅度与时间关系比较3组间比较分析可得,在时间参数中第一个调节放松反应幅度为0.5 D所需的时间里,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与真性近视儿童调节放松反应幅度所需的时间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x2=7.245,P=0.027),其中真性近视组调节放松0.5 D所需时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27)。但是假性近视组和正常组、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组在目前数据下比较尚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均P>0.05)。在调节放松反应幅度观察中发现,在时间长度12区间,真性近视儿童在1 s时间范围内调节放松反应幅度显著低于正视眼儿童与假性近视儿童(F=6.12,P=0.003),在其他时间长度区间均未发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根据3组间由近到远运动过程的客观调节反应量-时间曲线观察发现,真性近视组调节放松反应速度明显低于正视眼组与假性近视组,三组之间的调节放松反应幅度变化的速度出现随时间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1.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和真性近视儿童在近点25 cm处客观调节功能参数均存在组间差异,假性近视组与真性近视组各客观调节功能参数值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假性近视儿童调节反应的稳定性较差,客观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和调节滞后可能是引起近视进展的影响因素,假性近视可能是真性近视的独立高危险因素。2.由近到远运动段,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和真性近视儿童调节放松反应幅度与调节放松反应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真性近视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说明真性近视调节放松能力明显降低。3.正视眼儿童、假性近视儿童和真性近视儿童在近点25 cm处客观调节功能相关参数均显著高于远点2.5 m处,且在远点2.5 m处无任何客观调节功能相关参数的组间差异,说明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改变,从侧面证明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