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的天地观及其意义调查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源于惊讶。儿童的哲学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与成人哲学相对,儿童的哲学丰富了哲学的研究和儿童学的研究。处于5-6岁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天地相关的问题奥秘充满无限的好奇心,他们会思考和提出很多与天地相关的问题。笔者确立了研究主题为5-6岁幼儿对天地的感觉印象、对天地生命的理解、对天地起源、关系的理解这四个部分,深入研究儿童是如何认识天地相关的这些问题,探寻儿童多样性的认知方式。本研究主要利用了儿童哲学对话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以X幼儿园为研究样本,随机抽取24名男孩,24名女孩,共计48名5-6岁幼儿进行天地相关问题的哲学对话和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幼儿在“天地的感觉印象”这一维度上运用丰富的感官来感受和认知天地,对天地的直观感觉比较具象。“天地生命的理解”这一维度上幼儿对天地生命的理解展现出他们推理和归纳的能力。“天地起源的理解”维度上,幼儿主要认为天地是盘古开天辟地而来;天地是起源于宇宙的爆炸;天地是由最初的样子不断进化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而在“天地中各种关系的理解”这个维度上,幼儿从时空关系角度上理解天地中的各种关系,并且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想象表达对天地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在“无稽”的想象中,幼儿对天地中各种关系的理解体现惊人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幼儿对天地问题探究的宽度和深度受到探究情境的影响:在一对一的情境中,幼儿的思考相对浅显;在幼儿小组的情境中,幼儿的思考相对丰富深入,共情能力更强。不同性别的幼儿对天地的直观感受和想象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不同幼儿对天地问题的认知和想象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之处在于:幼儿对天地相关问题的想象力的丰富程度有所不同;幼儿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幼儿的探究方式呈现差异化。幼儿对天地问题探索和认知差异主要受到家庭教育、师幼互动、科普读物等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主的家庭教育,折断了一些孩子想象的翅膀;不认真倾听幼儿声音的师幼互动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一些不注重启发幼儿思考和探索、只注重知识传递的科普读物起了不良作用。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哲学启蒙时,要尊重每一个儿童对天地问题的独特认知方式;尊重孩子多样的探究方式,促进孩子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与幼儿共同应对生命概念的困惑;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保护儿童的思维萌芽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灵活运用探究团体的活动方式。
其他文献
王世贞和王锡爵是明朝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世贞以文名,锡爵以政显,且二人关系甚密,互有影响,颇值得系统研究。本文将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参照关系交游类文章的研究思路及资料索
《小浮山人年譜》一卷,按年編次,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道光二年的三十二年為譜主潘曾沂自訂,道光三年至咸豐二年為其子潘儀鳳續訂。年譜記言兼記事,展現了清中期吳中詩人、慈善家潘曾沂的一生。潘曾沂(1792-1852),字功甫,江蘇吳縣人,“吳中七子”之一,早有詩名,江南藝文家族貴潘群星璀璨時期代表人物,早年家族師長精心培養,青年居官京師,中年回蘇閉門。潘曾沂的詩風格幾經變化,其詩風由活潑飛動轉向禪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的发展,公路的事业也在速猛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公路的路基的一般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公路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我们需要对每个部分进行合理的
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是中国首个P2P网贷平台,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新模式。P2P平台创新性地将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民间借贷固有的地域局限性,融合了互联网
俯冲带是一种地震震源分布明显的、地球内部活动活跃的构造带。在俯冲带内部的物理化学活动中,含水矿物都参与其中。随着俯冲板块向下移动,含水矿物将发生脱水反应,从而导致
镁合金以其优异的物理特性以及力学性能,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工程中镁合金铸件易产生缺陷的特点,也抑制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疏松和偏析缺陷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每个时代的青年也都有不同的青春之梦。而在时代之下,不同的青年团员也有更加具体的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被入侵生态系统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生物入侵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后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生态学家的关注。尽管对外来植物入侵(简称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