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B7-H1和B7-H4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与胆囊癌的临床特征以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探讨B7-H1和B7-H4在胆囊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胆囊癌的诊断、预后、免疫及基因治疗寻找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自200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胆囊癌手术标本45例,所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等抗癌治疗,所有病例均病理诊断明确。对照组选取癌旁正常组织20例及胆囊腺瘤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1和B7-H4的表达,采用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判断阳性级别。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的χ2检验、确切概率法,两因素间的差异性采用配对四格表的McNemar检验,关联性分析采用两种属性独立性的χ2检验并计算Pearson列联系数判定关联程度。结果1.B7-H1在癌旁正常粘膜、胆囊腺瘤、胆囊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3/20)、40.0%(8/20)、73.3%(33/45)。胆囊癌中B7-H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粘膜和胆囊腺瘤(P<0.05),后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囊癌组中, B7-H1在TNM(III+IV)期组中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肿瘤侵及浆膜外组,阳性表达率为85.2%(23/27);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9.5%(17/19),以上指标明显高于TNM(I+II)期组60.0%(15/25)(P<0.05)、肿瘤未侵及浆膜外组55.6%(10/18)(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61.5%(16/26)(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2. B7-H4在癌旁正常粘膜、胆囊腺瘤、胆囊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20)、15.0%(3/20)、54.5%(25/45)。胆囊癌中B7-H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胆囊腺瘤(P<0.05),后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囊癌中, B7-H4在TNM(III+IV)期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0.0%(16/20);肿瘤侵及浆膜外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0.4%(18/27);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3.3%(10/12);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TNM(I+II)期组阳性表达率36.0%(9、25)(P<0.05)、肿瘤未侵及浆膜外组阳性表达率33.3%(6/18)(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3.34.6%(9/26)、高、中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5%(15/3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6,P=0.0237).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4.3.在胆囊癌组织中,B7-H1阳性组中B7-H4表达阳性和阴性率分别为70.7%(23/33)和29.3%(10/33);B7-H4阳性组中B7-H1表达阳性和阴性率分别为92.0%(23/25)和8.0%(2/25);两者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有差异(χ2=4.2,0.025<P<0.05),且存在关联性(χ2=10.0,P<0.01)。结论1. B7-H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与胆囊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关。2. B7-H4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上调与胆囊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3.B7-H1与B7-H4在胆囊癌中共表达,共同检测这两个指标可作为胆囊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