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1、FOXJ1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山西汉族人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1(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1,TAP1)、叉头框J1(Forkhead-boxJ1,FOXJ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易感性的关系,从而为筛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高危患病人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寻求甲亢、桥本氏病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思路,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thyroid disease,AITD)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89例山西汉族AITD患者(GD组44例、HT组45例)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TAP1-rs1057141A>G、FOXJ1-rs1868823G>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探讨其与GD、HT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TAP1-rs1057141A>G位点AA、GG、AG在GD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4.4%、35.6%,在HT组中分别为52.3%、2.3%、45.5%,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7.5%、17.5%、25%,等位基因A、G的频率在GD组、HT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7.8%、22.2、75%、25%、70.0%、30.0%,TAP1-rs1057141A>G位点基因型在人群中以AA型为主,等位基因以A为主。其中AA基因型频率在HT组和对照组中一致,而GD组略高于HT组及对照组,GD组中TAP1-rs1057141A>G位点三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5.398、P=0,247),在HT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31)。②FOXJ1-rs1868823G>T位点GG、TT、GT在GD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2%、6.7%、51.1%,在HT组中分别为54.6%、2.3%、43.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60.0%、20.0%、20.0%。G、T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HT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67.8%、32.2%、76.1%、23.9%、70.0%、30.0%,在GD中以GT型为主,而在HT组和对照组中以GG型为主。GD组与对照组比,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9.950、P=0,040),HT组和对照组比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31)。③TAP1-rs1057141A>G基因多态性与GD的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较之AA型,GG型OR=0.243(95%CI=0.046-1.289)、AG型OR=1.363(95%CI=0.519-3.682),在HT中分析,GG型OR=0.143(95%CI=0.016-1.256)、AG型OR=2.000(95%CI=0.770-5.193)。FOXJ1-rs1868823G>T基因多态性与GD的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较之GG型,GT型OR=3.632(95%CI=1.330-9.918),TT型OR=0.474(95%CI=0.110-2.034),而在HT中,GT型OR=2.375(95%CI=0.873-6.646),TT型OR=0.125(95%CI=0.014-1.078)。结论:1.TAP1-rs1057141A>G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山西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增加罹患AITD的风险。2.FOXJ1-rs1868823G>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山西汉族AIT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个体携带GT基因型罹患GD的风险增加3.632倍。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认识临床药物浓度的L-dopa是否对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人员综合利用光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凝胶电泳技术
该研究旨在明确黑质内过量铁是否在P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铁能否诱导与PD相关的进行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过程而推进疾病的进展.该实验采用立体定向偏侧大鼠黑质内注入50μg二
化学药物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化学治疗学的观念认为,就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而言,其疗效除取决于化疗方案的选择,还决定于化学药物的剂量强度(Dose Intens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在神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环境中的存在情况,检测NICU环境中及感染患者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上携带耐药基因的具体情况,并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上携带的耐药基因与菌株耐药表型的关系,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NICU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从而降低NICU中患者
目的:探讨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在实验性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意义。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