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涎腺导管上皮,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多见,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2%,占涎腺恶性肿瘤的30%。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是一种紫杉碱的抗肿瘤药物,它是由欧洲紫杉树浆果提取物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Ⅲ经人工合成而得。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细胞内微管双聚体聚合形成稳定的微管聚合物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使游离的微管数量显著减少,抑制纺锤体向两极分离,进而抑制增殖细胞的有丝分裂。 本研究应用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癌细胞裸鼠颌下腺原位成瘤实验和癌细胞经尾静脉人工肺转移模型等方法,探讨研究了多西紫杉醇对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3SP4细胞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主要以30%生长抑制浓度为药物实验浓度。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Docetaxel对M3SP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Docetaxel对M3SP4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细胞计数检测,测试浓度范围为0.1nM~10nM。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12h,24h,48h,72h。Docetaxel在浓度为0.1nM,作用时间12小时就对M3SP4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药物作用时间为72小时时,其IC30和IC50分别为0.34nM和0.63nM。RAA值为5527。 2.(1)用IC30药物浓度作用7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群体倍增时间由32.7小时延长至43小时;(2)对照组及药物作用浓度分别为0.05nM,0.1nM和0.34nM时,处理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9.2±1.4%,20.2±0.8%,2.8±0.4%和0%;(3)用IC30药物浓度作用72小时,细胞集聚于G2/M期比例上升,处于G0+G1的细胞比例下降,对照组G1期69.4,S期24.5,G2期6.1,处理组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期 63.3,S期 25.9,GZ期 10.8,流式细胞分析可见凋亡峰;(4) 多见处于合成后期的细胞,出现巨核和多核细胞,凋亡细胞多见,出 现退行性变:(5)sc卜2表达减弱,P53表达增强,*0口3、HI表达增 强; 3.Docetaxel对粘液表皮样癌的实验性治疗作用 ()对 M3SP。细胞 致颌下腺肿瘤的抑制作用:裸鼠体内颌下腺原位接种细胞,对照组及 治疗组(30mg/k·week)裸鼠颌下腺肿瘤重量格)为1.Zbeo.23 和 0.3 lfo.05,月瘤生长抑帘率为 183 *。(2)对 M3SP。细胞肺转移的抑 制作用:裸鼠尾静脉接种细胞,对照组及治疗组*0m叭g·week肺表 面的转移结节数为 ilL3.卑和 0,肿瘤肺转移抑制率为 100%。 上述结果表明:Docetaxel通过促进微丝聚合,抑制微管解聚,破坏 有丝分裂的完成,使细胞集聚于DNA合成后期,GZ/M期细胞增加,使 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下降;促进B。12磷酸化,去除其对细胞的保护作 用增加细胞凋亡发生;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发挥其细胞毒作用,造成 大量细胞崩解;同时通过对VEGF的抑制作用,降低新生血管的生成,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D砒C妇【*对M3邪。细胞的RAA值为5527。 Docetaxel可以抑制肿瘤原位生长及远隔脏器的转移。综上所述, Docetaxel可能会在临床治疗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有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