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只是一种沟通工具,它还包含了语言所属人群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除了获得语言感知和使用的能力,其身份认同也同时受到影响并发生改变。1963年,Lambert的“社会心理模式”第一次提出了二语学习者的双语发展和自我认同变化。其后五十多年里,学习者在学习语言后所发生的身份认同变化受到了外语习得研究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影响其二语的习得和知识的建构。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身份认同研究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广泛地应用社会文化理论用于解释二语习得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学习和学习者的社会性,将二语学习视为自我认同重新构建的过程,从而为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变化提供了更客观全面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身份认同变化,并着重分析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权势关系对学习者身份认同变化的调节作用,意在加强对外语学习的学习者身份认同变化和学习过程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意识,从而为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本研究通过成都理工大学的173名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其中6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自述,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变化。鉴于前人的理论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含个人信息、自我认同变化和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自述。基于对调查问卷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经历自述的分析,研究发现:英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者身份认同重新构建的过程。通过英语学习,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并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权势关系影响:1)英语学习不仅带来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变化也影响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其中,除了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英语学习也同时改变了学习者的世界观和未来观;同时,身份认同的变化存在组间差异。2)大学英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权势关系的调节。在早期学习中,物质资源和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学习的推进,象征性资源如语言能力成为影响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并影响学习者的身份认同。3)英语学习不仅受校园学习环境影响,同时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紧密联系,是一个各种关系极其复杂又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得以建构并发生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性建议,同时,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自身缺乏英语教学和研究经验再加上调查本身的局限性,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英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变化这一课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对二语学习与学习者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二章为研究方法介绍,描述了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数据采集及处理情况。第三章为调查结果的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研究发现。第四章探讨了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并讨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最后,本文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