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癫痫中医证候的基本类型,为进一步制定中医特色的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性资料。探讨可能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以我院1999年12月~2007年1月所有第一诊断为癫痫且四诊资料齐全的316例患者病例资料为对象,通过文献及临床诊治规律的研究,确定研究目标,根据研究目标,运用循证医学及流行病学方法,建立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及电话随访,从而构建癫痫中医证型信息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初步探讨癫痫基本的中医证型及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病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同时研究血流变、凝血三项、脑电图等现代监测结果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方法采取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癫痫中医证型以风痰闭阻、痰火内闭、心脾两虚、肝肾亏虚为基本证型,其中以心脾亏虚(42.4%)、肝肾亏虚(20.65)为主,共约占63%,标实以风、痰为要,约占37%,基本证型中风为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之邪贯穿发病始终。临床流行病学方面提示本病以男性高发;且原发性癫痫以青少年为主,症状性癫痫以中老年为主;原发性癫痫病程较久,发作持续时间较症状性癫痫患者短,症状性癫痫病程相对较短,发作持续时间较原发者长。2.证型分布规律:与年龄段分布关系上,心脾两虚在各年龄人群中均居首位,年龄越小所占比重越大,肝肾亏虚型在20岁以后逐渐增高;与发作分类关系上仍以心脾两虚均为主要证型,此型在原发性癫痫与症状性癫痫中分别占52.2%、39.8%。原发性癫痫以痰火内闭(占22.4%)次之,肝肾亏虚少见;而症状性癫痫肝肾亏虚(占24.9%)所占比例较大,痰火内闭少见,也即在除心脾两虚证型外其余三型分布方面原发性癫痫以痰火内闭多见,症状性癫痫以肝肾亏虚多见;与癫痫发作类型明显相关,其中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肝肾亏虚的比例较单纯部分性发作为著,单纯部分性发作较全面性发作心脾两虚证型分布比例较重。失神发作、单纯感觉性发作及特殊类型的发作均以心脾两虚为主要证型,其他发作类型由于病例较少等原因,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型与血流变、凝血三项、脑电图分布无明显相关性,与目前少数关于癫痫与血流变、凝血三项、脑电图相关的报道尚不吻合,需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论:癫痫以风痰闭阻、痰火内闭、心脾两虚、肝肾亏虚为基本证型,心脾两虚为常见证候,脾虚痰浊为癫痫发病的基础,风痰为癫痫发病的关键因素,痰瘀为癫痫发病的重要因素。性别、病程、发作持续时间与中医证候无明显相关性,年龄、发作类型、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血流变、凝血三项、脑电图等现代监测手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尚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