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但是新的就业途径和就业形势给不少高职生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择业取向和个人价值观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特定父母教养方式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和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和职业环境相匹配,就可以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增强个人的职业适应性、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了解和考察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等现状,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展开。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大学生个人价值观量表和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752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主要在社会类和事业类职业。2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存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3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和所有职业取向正相关;父亲严厉和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与现实性职业取向正相关;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和现实型和调研型职业取向正相关。4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和社交型、事业型和传统型职业取向正相关;过度干涉、保护教养方式和现实型职业取向正相关;惩罚、严厉母亲教养方式和现实型和调研型职业取向正相关。5高职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其职业取向有关系,表现为智慧类,平衡和谐类,名利类,E取向类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所有的职业取向都相关;但是道德爱心类价值观的形成与现实型职业取向无关,努力类价值观的形成与现实型和传统型无关,情感类价值观形成与调查型职业取向无关。6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法,发现个人价值观中的智慧维度对R, I, A, S, E型择业取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E取向对S,E,C型择业取向有正向预测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因子对R, I, S, E, C型择业取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对R型择业取向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的拒绝否认对R和Ⅰ型择业取向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对S,E,C型择业取向都有负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