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丘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疗效,加深对丘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对2013-12-30至2015-11-13的住院46例孤立的单侧丘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部位丘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的关系、预后,据临床表现与神经解剖学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46例单侧孤立丘脑梗死的病例中,前外侧型(丘脑结节动脉梗死区)2例(4.3%),内侧型(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区)7例(15.2%),后外侧型(丘脑膝状体动脉梗死区)35例(71.7%),背侧型(脉络膜后动脉梗死区)0例,混合型2例(分别为涉及内侧及后外侧1例,涉及后外侧及背侧1例)。1例丘脑前外侧型孤立性梗死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18分,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应迟钝,动作僵硬,计算力及记忆力下降(主要是近事遗忘)。2例丘脑后外侧型孤立性梗死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言语不利,表达困难,但理解及阅读能力相对保留。39例患者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患侧肢体肌力为4-5级,其中有2例患者在入院前对侧肢体偏瘫有加重现象。12例患者出现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为主观上的浅感觉障碍,自诉针刺麻木感,但客观感觉检查未有明显阳性体征。10例患者出现构音障碍,其临床特点是言语含糊。1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自言自语,背诵各科课本知识,但尚可简单对答,且患者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栓子脱落所导致的心源性栓塞。(2)就病因而言,33例患者为小血管疾病,8例患者为心源性栓塞,4例为大血管疾病,1例患者病因不明。(3)就危险因素而言,本文中,2型糖尿病患者8例(17.4%),高血压病患者34例(73.9%),高脂血症患者18例(39.1%),患者吸烟8例(17.4%),尚未有偏头痛、维生素B1缺乏、神经狼疮等病史的患者。(4)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3例(6.5%),其中1例为应激性溃疡(2.2%),2例为轻度肺部感染(4.3%)。经住院治疗后好转患者40例(87.0%),病情平稳5例(10.8%),自动出院1例(2.2%),病情加重0例,46例中未有直接死于丘脑梗死的患者。结论:供应丘脑的不同动脉梗死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丘脑结节动脉梗死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同时可伴有垂直凝视麻痹,而双侧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可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垂直凝视麻痹三主征。丘脑膝状体动脉梗死是丘脑梗死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表现为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及经典的丘脑综合征。脉络膜后动脉梗死是丘脑梗死中最少见的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视觉、听觉及浅感觉障碍。就病因而言,丘脑梗死最常见为小血管疾病。丘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吸烟等。同时丘脑梗死的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