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情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p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在先秦儒家文献中存在隐显二分,在一些典籍中,除文本中的“情”字以外,其思想内容里还蕴含着丰富的尚情意旨;在另一些著作中,“情”范畴本身即占有突出的地位。基于先秦儒学中隐情与显情共存,本文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以阐发显情为重。 首先,本文从文字释义学的角度,对《尚书》、《诗经》、《左传》等与儒学相关的早期文献中的“情”字作了一次粗浅的爬梳与简要的解诂,指明“情”字在这些文献中所包含的意义是极其丰富的,不仅包括事物实际内容(与“名”相对)、人之品行才质(与“貌”相对)、人之真诚无欺(与“伪”相对),还包括人之内心情感,、忠诚正直之心等多种内涵,从而指出,从字义训诂上看,相对于汉许慎将“情”释为“人之阴气有欲者”,宋王圣美训“情”为“心之美者”或许更加符合早期儒家文献的事实,而著名汉学家葛瑞汉所谓“情在先秦只是指‘情实’、‘信实’、‘情况’,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情感的意义”这一观点则不免有些武断。 其次,本文分别探讨了《论语》、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孟子》、《易传》与《荀子》等先秦儒家代表性著作的情论(包括隐情和显情),或从某一著作的内容大要入手,探讨其核心的灵魂与现代话语系统下的情感之间的密切关联,或从某一著作中“情”范畴的字义辨析入手,探讨“情”之内涵、价值与先秦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具分有别,当逐一陈述: 关于孔子情论,该章着重考察了孔子的仁礼之学与现代语境下的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剖析孔子所论之仁乃缘情而起,所论之礼乃以情为本,说明孔子仁礼之学带有显著的尚情特征,进而指出,因为孔子所尚之情的现实性与世俗性,使其仁礼之学相对于以往的宗教神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使人们的情感意识由虚幻的天国转向真实的人间,为人类的现实自由提供了无限生机;因为孔子所尚之情的忠诚性与高尚性,使其仁礼之学透显出纯粹而高洁的气质,为人类生命价值的提升开辟了一条光敞的大道。 关于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的情论,该章一方面通过对《性自命出》文本中20个“情”字的深入辨析,将《性自命出》中“情”的内涵归纳为三类:一是指性之外见(包括人们于实际生活中呈现出的喜怒哀悲的情感样式、好恶指向以及善不善的的人格特征三个层面);二是指人的内心情感,尤指礼之所据、乐之所发的人对天地、祖先以及神灵的情感;三是指真诚无伪的美好品格。另一方面通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不断探索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本文通过研究中高职贯通培养过程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相关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议的一段历史,对这段运动的起始缘由、成败解析及深远影响的课题研究亦是历久弥新,但鲜有笔墨着重于分析全球视野下中国农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大豆产量的影响,评价出最适宜伊犁河谷地区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农田的耕作方式,2012—2014年开展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翻耕覆膜(TP)、翻耕(T)
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一直是一个比较纠葛的问题,什么是原生态民族文化,怎么界定原生态文化,一直没有确定的标准,笔者在民族文化复原和保护中,尝试提出一个"原生态文化"的标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高载量孕妇妊娠晚期服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孕妇服药期间及停药后ALT升高情况。方法选择妊娠26~32周HBV感染免疫耐受期高
随着企业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企业想要培养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模式进行培训,尊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使员工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可以自主选择,根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