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村落民俗研究——以广西宜州市下林村“社日”为例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lul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宜州市下林村“社日”为例,运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下林村“社日”仪式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弥补民俗学领域对壮族民间“社日”仪式文化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社日”仪式所蕴含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及其功能进行分析阐述,探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村落民俗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  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共约四万字。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题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的学术意义、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对国内外对“社日”民俗和村落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并简要说明论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下林村的基本情况。包括村落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民族来源与村落历史,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下林村社的历史概况四节内容。第二章介绍社信仰的对象和社的组织,包括村社中祭祀的神灵的类型和形象、做社的组织者和组织机构如何产生、组织机构如何组织做社、民众的参与方式等内容。  第三章对村落做社的描述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包括春社、秋社整个仪式过程的描述和腊祭的描述。做社是全村的集体性活动,主要分为筹备和做社“过程”两大部分。由于春社做社过程有“洗家”仪式,过程较秋社时间长,过程复杂,所以本节内容为本章重点,春社和秋社的筹备工作和吃社饭等内容相同,所以本章秋社部分只对祭祀进行详细描述,其他部分做简单介绍。腊祭是春、秋社之外一年中村民在村社最为集中的时间,腊祭以家庭祭祀为主,在本章第三节对腊祭做详细描述。  第四章提出本文的观点。即笔者认为社民俗具有认同和社会维系的功能,娱乐的功能,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社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结语部分,回顾全文观点和关于“社日”民俗的反思。
其他文献
随着官员问责制的不断深入,问责官员无序复出的混乱现象、复出的体制性弊端也凸现出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问责官员在我国复出的过程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科学的操作程序,社会
学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中,以知识产权作为投资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专利技术使用权出资的的问题日益成为学术
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相毗邻,两国在贸易方面与投资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与愿望,两国投资合作不断扩展,尤其是中国对塔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塔吉克斯坦经济不断发展,但依然面临法
民间借贷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和对民间借贷风险的担忧,一直对民间借贷采
隐蔽作证,即通过遮蔽证人的面容、改变证人的声音等方式,让证人在一种相对隐蔽的环境中作证,以避免身份泄露而遭到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打击报复。这一作证方式,具有相对的秘密性、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为了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特别重视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