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或者化疗药物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 HBV)感染患者中,HBV复制再活化是其共同的现象。HBV复制再活化的特征性标志是非活动性或已治愈的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再度出现或升高,常常伴随肝脏炎症活动,这种现象可自发形成,但多数是由于应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可导致急性肝炎,甚至发展成急性肝衰竭或者死亡。然而,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或者直至发展为活动性肝炎时才被发现,这也常常导致接受化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疗程中断,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临床观察也建议,在有HBV复制再活化风险的情况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明显预防HBV复制再活化的发生。HBV复制再活化起始于HBV复制的增强,并很快出现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之后,这一现象的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体外诱导HBV复制以及表达增强,我们推测,其他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除了其全身性免疫抑制作用,是否也能够直接刺激HBV,诱导HBV复制及表达增强。目的:体外实验,观察抗肿瘤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是否直接诱导增强HBV复制和表达。方法:1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用HepG2.2.15细胞系作为HBV体外复制模型,以去除机体免疫因素的影响,用Native Western blot和Native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如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以及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霉酚酸、地塞米松,对HBV复制以及表达的影响。2用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复制型HBV载体pCH-rep-secNLuc稳定转染HepG2细胞,构建荧光定量示踪HBV复制细胞模型HepG2HBV-secNluc,此细胞系能够稳定分泌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BV病毒颗粒。以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如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以及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霉酚酸、地塞米松,诱导此细胞,用荧光素酶测定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分泌型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用Nativ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裂解液中HBV核心蛋白的表达。3用Native Southern blo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如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以及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霉酚酸、地塞米松,诱导HBV复制增强之后,是否还对拉米夫定敏感。结果:1随着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如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以及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霉酚酸、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HBV复制及表达逐渐增强,说明这些药物能够体外直接刺激HBV,诱导HBV复制及表达增强。2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A771726、霉酚酸、地塞米松可以增强荧光定量示踪HBV复制细胞模型HepG2HBV-secNluc细胞系HBV核心蛋白以及荧光素酶的表达。荧光定量示踪HBV复制细胞模型HepG2HBV-secNluc细胞系经表柔比星诱导16h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42±0.06)×106增加至(8.38±0.56)×107,经丝裂霉素诱导16h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45±0.21)×106增加至(3.83±0.45)×107,经氟尿嘧啶诱导16h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51±0.17)×106增加至(4.49±0.29)×107,经A771726诱导2天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60±0.33)×106增加至(1.37±0.13)×107,经霉酚酸诱导2天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65±0.27)×106增加至(1.31±0.05)×107,经地塞米松诱导2天之后,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可从(3.67±0.27)×106增加至(6.64±0.42)×106,统计学数据显示,每种药物各浓度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3拉米夫定能够抑制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A771726、霉酚酸、地塞米松对HBV复制的的增强作用。结论: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除了其全身性免疫抑制作用,也可以直接刺激HBV,诱导HBV复制及表达增强,这一增强作用可被核苷类似物所抑制。而且,本实验室构建的荧光定量示踪HBV复制细胞模型HepG2HBV-secNluc细胞系,经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诱导之后,HBV核心蛋白和分泌型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强,说明HepG2HBV-secNluc细胞系是一个良好而且简易的模型,能够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