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汪曾祺小说创作论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汪曾祺(1920-1997)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不仅在人生经历上是“中国各种运动的全过程”,而且在现代与当代文坛上都有着卓绝的成就。他总是能够用通俗抒情诗人特有的恬淡心境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欢乐与温馨,去体悟生活、思索生活。因而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散发着温情的人性光芒与人道主义关怀,却又充满了超然与达观。   本文将分四章对汪曾祺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叙事进行分析:   第一章首先概要地分析了二十世纪文学史上日常生活审美被遮蔽与回归的文学背景及汪曾祺写作以来对日常审美叙事的执着态度与文学价值意义。其次介绍了汪曾祺自身的中西文学渊源,凸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独特诠释。   第二章则着重对汪曾祺日常生活审美叙事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通过对风俗与人物的挖掘来表现汪曾祺对生活本色的热爱与推崇以及对健康人性的宣扬。作者追求和谐,但并不逃避悲苦。他让这真实而又诗意的生活淹没了一切快乐与悲痛,并诚挚地从中去寻找其审美的人生理想。   第三章探寻了其小说形式背后的日常生活审美特质。汪曾祺认为,小说形式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就其内容的主题意蕴。本章将从其少事雕琢的生活语言、平淡与精致的叙述、散文式的回忆结构三个方面来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言说。   第四章深入讨论了汪曾祺日常审美叙事下所透露出来的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情怀。其巧妙地糅合了儒、释、道的中国传统思想,并借鉴西方新式的积极思想将这三者加以中和、改造,形成了一种以“善”与“美”为本质的人道主义情怀。汪曾祺的日常审美叙事不仅实现了其“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目的,而且其日常审美的理念还为新时期文学开创了新的文学空间。
其他文献
由于作家身份的限制,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习气,这些习气影响着文学创作,使作家的文学活动带有明显的身份意识。在古代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着以作家群体的习气来批评单个作家创作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而且加深了文学作品文化内涵。民
二十一世纪,智能化在各个领域有了急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基于树莓派微小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可进行人机交互的定时、报警和控速控向功能的电机控制系统.以
本文以项城口音普通话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方言调查,整理出了项城(话)的语音系统,依据中介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把项城话与普通话作了语音对比,分析其特征,找出了项城方言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