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而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25%)。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其虽多为良性肿瘤,却有一定的侵袭性生长特性,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希望能找出影响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因素,从而进一步预测和干预。此外,人们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问题以及恶性程度问题目前意见不一,仅从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难以比较,提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涉及更深层的原因,如瘤细胞的生长特性,瘤细胞分裂增殖、抑癌基因等。本课题通过检测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p73蛋白、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来寻找p73、PCNA表达与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相关的规律及探讨可能发生的机理,为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以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口腔外科己确诊的涎腺腮腺多形性腺瘤石蜡标本40例,年龄45-72岁,其中良性25例,恶性15例;另取正正常腮腺组织20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术前未经过放、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进行检验,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1.p73在正常腮腺组织及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皆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皆较高,分别为:95%(19/20)、96%(24/25)、86.67%(13/1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表达分别与正常腮腺组表达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多形性腺瘤p73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NA蛋白表达在腮腺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0),在良性多形性腺瘤分别为72%(18/25),在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13/15),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腮腺正常组织(p<0.05),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瘤组表达分别与正常腮腺组表达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多形性腺瘤PCNA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73可能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无关。2.PCN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有关。3.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其过度高表达可考虑恶变倾向。PCNA的检测有助于认识癌前状态的本质并指导临床治疗,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4.恶性多形性腺瘤PCNA高表达提示恶性多形腺瘤的增殖活性高于良性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腮腺组织;良、恶多形性腺瘤增殖活性显著高于腮腺正常组织。因此我们认为PCNA(?)曾殖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的意义。PCNA具有组织学和细胞增殖同时分析的优点,不仅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