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SlWRKY6基因克隆及重金属胁迫相关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运输等方式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破坏性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因此研究其响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及挖掘抗重金属胁迫相关基因十分重要。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之一,调控植物许多生物过程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尽管WRKY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很广泛,但是目前关于番茄SlWRKY6基因在重金属胁迫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从WRKY转录因子着手研究番茄抵抗重金属胁迫比较有意义。本研究从番茄中克隆出SlWRKY6基因,研究该基因与三种重金属胁迫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
  (1)成功克隆SlWRKY6基因编码区全长,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342bp,编码447个氨基酸。比对其蛋白保守结构域发现,该蛋白含有WRKY转录因子家族所具备的典型的WRKYGQK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2H2,判断其属于番茄WRKY家族的GroupⅡ亚家族成员。SlWRKY6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无规则螺旋是该蛋白最主要的结构。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预测显示SlWRKY6基因可能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系统进化树表明SlWRKY6与SpWRKY31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番茄SlWRKY6基因在老叶、老根、老茎、幼叶、幼根、幼茎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老叶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番茄经CdCl2、CuCl2、HgSO4溶液水培处理后,SlWRKY6基因在根和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根中的表达量始终高于叶片,说明SlWRKY6基因响应CdCl2、CuCl2、HgSO4胁迫;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能在SD/-Trp-His双缺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菌落变蓝,说明SlWRKY6基因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2)将pCAMBIA2300-SlWRKY6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GV3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花序侵染法获得SlWRKY6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经PCR方法鉴定得到2个T3代纯合转基因株系。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SlWRKY6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和slwrky6突变体拟南芥进一步鉴定,分别命名为SlWRKY6-OE1和SlWRKY6-OE2及slwrky6。经CdCl2、CuCl2、HgSO4处理后,发现SlWRKY6-OE1和SlWRKY6-OE2拟南芥成苗期的生长状态好于WT和slwrky6。
  (3)用CdCl2、CuCl2、HgSO4处理WT、SlWRKY6-OE1和SlWRKY6-OE2及slwrky6,发现SlWRKY6基因过表达株系显著提高了拟南芥的萌发率、根长、叶绿素含量、CAT和SOD酶活性,以及显著降低了MDA含量。通过分析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和抗氧化酶系统相关基因表达,发现三种重金属胁迫下过表达株系能够促进IRT1、NRAMP1和ZIP1基因表达。在CdCl2胁迫下,SlWRKY6过表达株系导致CAT1和GSH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CAT2、CSD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CuCl2胁迫下,与0h相比,3h时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CAT1、CAT2和CSD1基因显著上调表达,HgSO4胁迫下,SlWRKY6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CAT1、CAT2、CSD1和GSH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0h,且显著性变化持续时间较长。说明SlWRKY6基因通过金属转运途径和提高番茄抗氧化能力导致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增强,且耐受机制因重金属种类而异。
其他文献
中南半岛地区是印度季风和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的过渡区,它的季风降水与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关系密切,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相比于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目前关于中南半岛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之前研究多是针对境内某个国家或某些区域的降水变化的研究。整个中南半岛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子、过程还需要更系统和详细的分析。本文利用GPCC降水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Ha
学位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趋频,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中亚地区温度气候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平均温度,缺少对极端温度的研究。本文基于均一化的站点观测资料,揭示了中亚地区近百年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该地区热浪发生的物理机制;进而开展了热浪变化归因、热浪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弥补了中亚地区热浪研究的空缺,为该地区气候适应,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了新的认
学位
东亚夏季风系统作为海-陆-气紧密耦合的气候系统,其西部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部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在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高原的抬升加热对东亚夏季风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影响主要关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论文利用多源再分析资料,线性斜压模式以及CESM气候系统模式的数值模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频率、空间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越来越显著,由此引发了连续不断的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不同区域的极端气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不同,一般将响应最剧烈的区域称为极端气候变化的热点。热点的识别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极端气候要素包括极端降水、极端温度和极端风。系统研究极
登陆热带气旋强降水形成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但距离实际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深入研究热带气旋登陆期间降水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威马逊”(1409)为典型个例,利用FLEXPART(the Flexible Particle Model)模式及相关的水汽源区贡献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了“威马逊”登陆期间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及源区定量贡献,强降水的宏、微观物
过去千年是衔接气象观测数据与地质记录的重要时段。对过去千年气候进行模拟有助于区分自然和人为强迫的气候效应,认识当今气候的变化规律,并为预测未来气候提供参考。大量研究表明,在当代暖期之前,过去千年中存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和小冰期两个典型时段。针对过去千年中国气候,以往研究的重点在于气候变量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鲜有研究关注这两个典型时段的气候特征。此外,在研究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成因时,对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等
学位
近几十年来,冬季巴伦支-喀拉海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表现为地面温度(SAT)的升高以及海冰的减少。与此同时,巴伦支-喀拉海海冰变化与欧亚大陆的气候变化之间呈现显著的统计关系。巴伦支-喀拉海海冰减少时,对流层低层对应着局地暖异常和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冷异常,形成暖北极-冷欧亚(WACE)温度模态。目前,广受争议的是北极变暖与引起中纬度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北极的快速变暖可能会引起
学位
陆地地表风速普遍减小的现象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它会影响地-气热通量、水汽通量、大气污染以及风能资源储量。为了全面研究这个现象,本文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及模式模拟得出了北半球陆地地表风速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造成风速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大气运动驱动力和大气运动阻力变化,并研究了受风速变化影响风能资源的长期变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北半球陆地地表风速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陆地地表风速减弱是一个普
学位
三氯生(TCS,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尽管废水处理去除了大部分的TCS,但仍然会有少部分残留的TCS进入水体,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本研究以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检测20℃、25℃和30℃条件下TCS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生长发育和氧化应激损伤,并通过HE染色方法,从组织学角度分析TCS对斑马鱼肝脏的破
学位
原生动物个体微小,结构特化多样性高,在微食物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中央枢纽位置,进化历史久远地位特殊,在许多研究领域中具有很强的潜在价值。各学者不断引用分子手段研究其分类及进化,目前新待解决问题是分析现存有限分子信息与纤毛虫真实分类间差别,同时填补研究的空白。寡膜纲纤毛虫研究历史悠久并分布广泛,其中盾纤亚纲、咽膜亚纲和膜口亚纲是三个纤毛虫主要研究类群,目前所涉及的淡水种研究数据仍有待补充。过去三年在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