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阜阳是皖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多内河城市。近年来,位于城市内的河道空间资源出现了无序利用的现象,河道驳岸设计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单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2009年《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发布以后,阜阳一直缺乏总体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城市河道驳岸景观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和规划依据,本文就阜阳城市河道驳岸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该市的驳岸工程建设有益。首先介绍阜阳城市河道驳岸生态设计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作为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以阜阳城市河道驳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博览、实地踏勘记录、专家群众访谈、比较筛选研究、系统空间构成、工程例证分析等方法,从生态设计角度探讨了生态驳岸构建的途径,进而生成了技术路线图,进而明确城市河道及驳岸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城市河道驳岸生态设计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驳岸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得出阜阳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的策略,并选择环城河以及老泉河南段作为老城区和城市新区的河道代表加以生态设计,重点分析两条河道驳岸工程的设计思路及内容。文章先从环城河的建设历史回顾入手,先总述环城河驳岸生态设计的内容,制定出几种河道驳岸生态设计的形式,再将东、南、西三条城河分别划分出若干功能分区,同时将老泉河南段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对它们的生态设计机理分别加以详细阐述,最后,列出适合阜阳当地自然条件的水系驳岸生态设计常用植物名录。为了增强对驳岸生态设计理论的认识,文章强调了城市蓝线、绿线的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规划先导、责任到人;加强宣传、全民参与;保护现有、人居和谐;加强管理、法制为先;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五条意见,归纳出阜阳城市河道驳岸生态化管理策略,从而为城市水系建设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阜阳城市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水系的水位已经在人工的控制中,所以,在不影响驳岸安全性的前提下,阜阳城市河道驳岸生态设计应尽量避免采用硬质驳岸,而以湿生植物的自然驳岸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