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正是是会话分析中的术语,是指在会话中讲话者无意误用的语言形式或发生误解时加以改正的部分,它包括自我修正和他人修正两种形式。修正属于会话中人们最常用的插入语列之一,又被称为旁插语列。是排除阻碍,维持,保护会话继续进行的必要方法,越来越多的会话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对修正现象进行研究。中外学者近来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对修正的研究层次越来越深,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社会语言学家Schegloff(1977)对会话中的修正结构模式进行了划分,他认为这个模式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偏误源(trouble source),修正的发起(initiation),修正结果(repair outcome)本研究是基于Schegloff等人对修正的划分,通过对某培训机构中外教课堂中修正现象的观察,记录并掌握其分类及修正的发起,并研究课堂对话中的修正现象的发起对可理解性输出的影响。研究问题是:1.中教和外教的英语口语班有哪些修正,分布如何?2.教师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发起修正?修正的发起对可理解性输出有何影响?对中外教各录制3课时,共4个小时。主要结果如下:1)共发现9种修正类型,未曾发现修正类型为教师发起,学生修正(教师提问别的学生,帮助此学生发起修正),日常交谈中未有此修正类型,而在此课堂对话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被发现。2)他人发启自我修正(教师发起,学生修正)是在两个老师的课上最常用的类型。3)在中国老师的班上,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出率比国外老师课上的可理解性输出率高。4)修正作为教学工具,是有用的资源,通过修正输出,投入更多的理解,使老师和学生更有效地沟通和了解。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比较分析类,并希望这一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未来的研究。希望能有进一步研究探讨深层次的修正可能对语言输出的影响。并通过研究,长期改良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出,有助于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