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动态变化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入侵是指沿海地区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淡水与海水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淡水-海水界面向内陆移动的现象。海水入侵会造成地下水无法饮用,并造成机井破坏、土地盐渍化、农业减产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正常生活。本文选择我国北方某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对其开展海水入侵现状、海水入侵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海水入侵防治的地下水回灌措施三个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研究区及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治理、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海水入侵程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并利用Arc GIS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计算采用改进AHP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并将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指标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海水入侵现状评价得出:距海岸线0-10 km范围内的9个监测点位中,有5个点位海水入侵等级为Ⅳ级,4个点位为III级,表明该范围内地下水被海水严重入侵;距海岸线10-12.5km范围内的5个监测点位,海水入侵等级全部为II级,表明该范围内地下水受到海水中度入侵;距海岸线12.5 km以外区域的全部监测点位(共32个),海水入侵程度均为Ⅰ级,表明未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2)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海水入侵现状进行评价得出:研究区内46个监测点位中,有9个点位海水入侵等级为Ⅲ级,表明受到海水的严重入侵;剩余点位均为I级,表明未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3)对比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可知,这两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程度的判定基本一致,但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介于咸水和淡水之间的水质评价等级划分更详细,因此采用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现状进行评价,可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能更敏感地反映海水入侵的程度。2.根据海水入侵现状评价结果,选取研究区内海水入侵程度相对严重的区域作为模拟区,对模拟区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运移数学模型,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建立了模拟区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含水层中氯离子浓度在水平向和垂直向上的运移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Arc GIS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进而分析含水层中氯离子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利用建立的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得到的地下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较好,拟合系数R~2为0.991,误差系数RMSE为0.125,说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水平方向上,距海岸线距离越远,各含水层氯离子浓度越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区各含水层咸水区宽度均呈现不断缩小趋势,在模拟期前10年内咸水区宽度缩小较快,以后10年变化缓慢;第二含水层相对于其它含水层来看,其咸水区宽度缩小最快;(3)垂直方向上,不同含水层之间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为下层含水层中氯离子浓度高于上层,说明海水呈楔状入侵沿海地区地下淡水;靠近海岸线区域氯离子浓度在模拟运移20年后基本不变,说明海水入侵的过程是由点及面的,入侵的发生点处氯离子浓度最高,且其浓度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3.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探究研究区海水入侵防治地下水回灌措施的优化方案。选取回灌井深度、回灌井间距和回灌井距海岸线的距离三个主要回灌参数,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3个水平上进行组合,得到9个不同的回灌方案。采用已建立的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对不同回灌方案下观测井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研究区海水入侵防治的地下水回灌最优方案。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回灌布置方案为注水井深20m、距离海岸线2500m且井间距为400m时,具有最优的地下水回灌效果;通过极差分析法得出各因素对地下水回灌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回灌井距海岸线的距离>回灌井间距>回灌井深度。(2)综合考虑随着城镇规模发展对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基于最优回灌布设方案基础上,预设逐年增加5%回灌量与恒定注水量两种回灌工况,对上述两种工况下的回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灌时长为三到五年期间,逐年增加5%回灌量的回灌效果更优。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农业高度集约化生产的国家,面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研究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对于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以及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技术具备快速、准确、无损等优势,在元素含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为依托,针对XRF分析中原始光谱信噪比差、谱线重叠以及土壤基体效应等导致校准曲线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开展
学位
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的重要一环,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存储库,在地球的碳循环和碳中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森林碳汇这一指标,其获取的不确定性强,通常使用森林生物量以减少不确定性,而森林生物量的获取主要依靠树木高度这一参数代入模型,因此树木高度的准确获取是整个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
学位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石,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相统一是农业生产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地矛盾问题逐渐突出,耕地质量也面临诸多挑战,丘陵区耕地由于其地形地貌特点,耕地质量受到的威胁更加急迫,急需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价。传统耕地质量评价依赖地面数据采集,存在费时费力、以点代面精度差等缺点,现有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以专家经验为导向存在主观性强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缺陷,
学位
针对新疆天然草地面积广、类型多与监测评价复杂的特征,本研究重点阐述了构建新疆草地生态健康智能网络监测的紧迫性(超载过牧导致荒漠化及其灾害频发)、总体技术框架以及实施途径。新疆草地生态健康智能监测网络系统,由3个子系统(草地生态健康监测、评估与预警)和1个云数据库(“星-空-地-土”一体化云数据)组成。草地生态健康监测子系统(物联感知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和数据中心组成,能够获取草地生物特征指标、
期刊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后离开恢复室在候诊区滞留时间,筛选滞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 014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一般情况。术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离室后候诊区滞留情况,根据滞留时间将患者分为延长组和非延长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离室后候诊区滞留时间延长的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遥感领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对地物进行精细分类对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与普通图像相比,高光谱图像不仅包含空间信息,也具有更加丰富的波段信息。这些空间和光谱特征为高光谱图像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准确识别地物种类。但使用海量光谱信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物的空间相关性、光谱特征之间的强相似性造成冗余等问题,给分类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难点,本文主要解决的
学位
目的 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2月—11月期间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行麻醉,瑞马唑仑组采用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比较2组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5,10,15,20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
期刊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以及二维高分辨等特有优势,在军工和民用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SAR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对SAR图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SAR图像自聚焦和SAR动目标自聚焦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用于提升SAR图像的质量,并与其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出的网络的优势。本
学位
本文论述了导电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导电机理、电磁屏蔽性能和应用。
会议
气体源定位传统方法通常是基于气体扩散模型,结合概率估计理论设计的。但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由于气体扩散通常受到随机湍流气流的影响,很难给出准确的气体扩散模型。为了便于气体源的快速定位,可以对泄漏气体进行识别。气体识别传统方法主要基于气体稳定特征或最大响应,识别时间较长。并且气体识别传统方法高度依赖气体传感器响应差异,而低浓度气体响应小,因此难以识别。针对以上不足,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低浓度气体的快速识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