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中部地区生态与经济矛盾凸显、中部各省发展战略实施之初的背景下,首先,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测算了中部地区生态的总体现状;其次,对比了中部六省的生态经济相关指标,对各省生态现状及经济发展潜力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剖析。从而在理论层面验证了各省发展战略的科学性。最后,立足中部六省的发展战略,建立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博弈模型。并借助博弈分析的结果,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主要结论有:(1)中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表现出不乐观的发展状况,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各省生态赤字的总量上,而且体现在各省生态足迹的结构变化。各省的生态赤字程度逐年增加,直至2009年,各省人均赤字程度不一,介于1.53-3.9hm2/cap。在生态状况的结构上,能源生态足迹的增长速度过快是六省的普遍状况。但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的生态承载力仍然较高。综合来看,中部地区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和优势。(2)通过分析人均GDP、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地方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影响地方生态经济建设的主要对策有: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多元化、利用多种方式,促进消费的多元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3)在中部六省提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各省为参与人,建立了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博弈模型。并得出,欲使中部六省的发展战略成为博弈的均衡选择,必须要增加战略转型后的经济利润;降低产业的经济成本;降低产业的生态控制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小来自其他地区的压力影响。进而构建出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连续共生机制、配套投资机制、激励创新机制、生态控制机制、产能改革机制、政策交流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