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杭州诗歌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唐代杭州地域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受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唐代杭州诗歌的创作主体、内容题材和思想情感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倾向性特点,因而探讨杭州诗歌的发展概况,分析杭州诗歌的内容题材及其意象特点,解读杭州诗歌创作主体的创作心态及其情感寄托,进而研究杭州诗歌中所体现的江南文化品格,对于研究杭州的地域文学,乃至于研究杭州的地域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代杭州诗歌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研究。首先,界定杭州诗歌的概念并搜集整理杭州诗歌的文本资料。本文以《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以这两部书中所收录的具有明显描写杭州风物及意象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换而言之,不管诗人创作此类诗歌时是否在杭州,但凡诗中涉及描写杭州典型风物和意象,如钱塘江潮、西湖山水、灵隐寺、天竺寺等内容的诗歌,都是本文的关注对象。其次,对唐代杭州诗歌的发展概况进行研究。掌握了唐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杭州诗歌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对各时期杭州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理清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对于杭州诗歌创作的影响。初盛唐时期,漫游诗人赴杭游览赏会,推动了杭州诗歌的初步发展;大历至贞元时期,诗人关注日常生活,善于在异地的送别中展现出杭州的风物特色。此外,江南诗僧善于描写杭州的寺观园林风光,进而抒发内心的禅悟体验;永贞元年至大和八年间,白居易游遍了杭州山水名胜,并将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诗篇中,还将杭州风光与诗友相互酬答唱和,从而将杭州诗歌的发展推向高潮;晚唐前期(大和九年至大中十四年间),形成了一个以姚合为中心的创作群体,他们的游览赏会进一步推动了杭州诗歌的发展;晚唐后期,杭州诗歌逐渐走向衰落,行旅者的感时伤世、思乡情怀成了这一时期杭州诗歌的主要基调:五代时期,杭州诗歌已经沉寂,仅有地方官诗人和江南诗僧创作的寥寥数首诗作。再者,对杭州诗歌的内容题材进行研究。论文将杭州诗歌主要分为:游览类诗歌、唱和类诗歌、送别诗和行旅诗共四类。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研究,掌握杭州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寄托。就游览类诗歌而言,主要包括游赏钱塘江潮、西湖山水、园林风光和名胜古迹等主要内容,这类诗歌不仅展现出了杭州典型的风物特色,而且还寄托了诗人们细腻丰富的思想情感:诗人或是抒发游赏时的逸兴情致,或是寄托内心的隐逸情怀,或是展现自身的志向抱负等。就唱和诗而言,文人对于杭州山水名胜风光的相互唱和,不仅增进了诗友间的友情,而且在空间上丰富了杭州诗歌的内容,也促进了杭州城市文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就送别诗而言,诗人善于在分别时巧妙地将离情别意与杭州风物结合起来,进而抒发诗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诗人对于远行之人的赞美、鼓励、安慰或是祝福。就行旅诗而言,诗人走向杭州途中所作的行旅诗,常表现出对于杭州风光的美好期待;诗人行旅至杭州的所见所闻,极容易触动诗人敏感的神经,因而行旅至杭州所作行旅诗不仅展现了时下杭州的风物面貌,而且还寄托了他们对于自身际遇、历史人物、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与哀叹。而对于旅居于杭州的诗人而言,旅居杭州的文人士大夫所作行旅诗,多展现出文士为了名利四处奔波的苦闷与无奈,或是抒发出因所见杭州山水景胜之幽雅,遂萌生的归隐情怀。旅居于杭州的江南诗僧所作行旅诗则描绘了杭州寺观园林的清幽环境,进而抒发出内心的禅悟体验。诗人宦游或行旅至异地所作的行旅诗,则表现出了对于杭州深切的思念之情。然后,对杭州诗歌的意象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对杭州诗歌中的钱塘江潮意象、西湖山水意象、天竺寺灵隐寺意象、苏小小意象及伍员庙意象共六个典型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这些意象所寄托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这些独具特色的意象不仅代表了杭州地域文化特色,也构成了杭州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通过对杭州诗歌内容题材及诗歌意象的探讨,进而探讨唐代杭州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江南文化品格。与唐代杭州地域特色相结合,杭州诗歌体现了人们乐于游赏的生活情趣和江南文化中诗性的审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