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自身各组成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联日益紧密,任意一个部分受到外部冲击都会给其他组成部分乃至城市整体造成影响。当今世界各地都随时可能面临着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以及复杂性特点的不利变化影响,有些冲击(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不可能被完全避免。有的城市在遭受危机后变得遍体鳞伤,一蹶不振;有的城市却能直面挑战,甚至在恢复并重建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城市如何在未来更多的挑战和危机中积极应对,受到打击后迅速恢复原有活力并继续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一门以“弹性”为代表的新兴学科—可持续性科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中心,城镇化带来的大城市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近年来,人口快速向大城市集中,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开始显现。因此中国的各大城市是否已经具备足够能力去面对这些未来严峻的挑战这一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文献综述法、实证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2007-2016年最近10年间我国31个省会城市的城市经济弹性评分,了解城市经济弹性这一新兴概念在我国大城市当前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然后结合我国当前城市面临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城镇化这一影响因素,通过定量研究城镇化对于城市经济弹性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刻了解这一影响机制,从而人为促进或抑制城镇化过程中的某些因素以达到提高城市经济弹性的目的。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从全国范围内分析最近10年我国省会城市经济弹性,总体发现经济弹性值逐年增长,但是地域效应比较明显,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弹性值远大于中西部城市弹性值。北京,上海和广州稳居前三名,西宁和银川的弹性值则位于全国排名的最后两位。前十名之中绝大多数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而后数十位中也是西部省会城市占多数,中部地区城市则是位于11-21位作为过渡,这一发现表明我国当前东西部差距仍很大。(2)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分析全国范围内城镇化与经济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作为城镇化核心变量的人口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经济弹性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代表基础设施状况的医院床位数和公共交通密度变量也与经济弹性提高的方向一致,且结果非常显著;表示资源环境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园绿地面积变量同样与经济弹性显著正相关。引入空间变量后的空间计量模型所得结果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基本相似,但显著性更强。(3)分别利用东中西部省会城市的数据进行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城镇率、土地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与城市经济弹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医院床位数、公共交通密度,居民用水量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都与经济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越高,经济弹性越强,人均公共交通数、床位数和居民用水量都与经济弹性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公共交通密度反而会使城市经济弹性降低;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城市人口城镇率、土地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均与经济弹性显著正相关,说明西部城市为了提高经济弹性,仍需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床位数和公园绿地面积与经济弹性显著正相关,其余变量不具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