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合并左心室扩大的原因,并讨论此类患者行OPCABG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从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室扩大患者57例,其中女性12例(21.1%),男性45例(78.9%),年龄在44~78岁,平均年龄(62±7.8)岁。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包括:①冠心病诊断明确,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②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末径增大(女性>50mm,男性>55mm)。排除标准包括:①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或乳头肌断裂、室壁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左室扩大;②非冠心病原因的器质性心脏病(如瓣膜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引起的左室扩大。全组患者均行OPCABG,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一般首先完成LIMA与LAD的搭桥,然后先将桥血管近端与主动脉吻合,后将桥血管远端依次与靶血管序贯吻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及电子邮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OPCABG前后的病情变化进行对比。结果1.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因循环状态不稳定,而临时改为体外循环下CABG的情况,围术期无死亡病例。2.患者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个月~60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NYHAⅠ级32例,Ⅱ级24例,Ⅲ级1例。3.术后7天、随访时测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术后7天与随访时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随访时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术后7天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术后7天与术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前存在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包括38例,其中,术后36例反流程度未见加重,2例反流消失;术前存在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包括11例,其中,术后8例改善至轻度,2例反流消失,1例反流未改善。结论本组病例显示:1.OPCABG可以安全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室扩大的患者。2.OPCABG术中首先完成LIMA与LAD的搭桥,然后先将桥血管近端与主动脉吻合,后将桥血管远端由近及远与靶血管序贯吻合,可依次改善冠脉血供,有利于术中循环状态的稳定。3.OPCABG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室扩大患者的左心功能,恢复左心室的空间构象,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情况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