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与出口动力不足、投资与消费接近临界点的困境,我国提出并强调将城镇化与工业化和信息化一起作为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现象的产生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推手的金融业必将对城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同时金融业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布局、信贷资金投向、货币政策导向、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对城镇化进程产生影响。由此可知,通过探知金融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不同类型金融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程度,将有助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资金困境问题的解决,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研究大多采用较为单一的城镇化率以及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衡量指标,在计量方法上也主要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或者误差修正模型,上述方法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均要求有大量的数据。然而,由于我国各经济指标统计口径的变化,造成统计数据的不一致甚至是缺失,此时再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可能会带来结论的偏差。为解决衡量指标单一和数据缺失带来的问题,本文将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指标进行了细分,并且引入灰色关联度进行小样本检验。因此,本文在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衡量指标的拓宽、灰色系统理论在实证检验中的应用将为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资料。论文开篇先从理论的角度对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进行阐述。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根据推-拉定理,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是迁出地的推力(或称为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或称为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城镇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城镇能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能满足进城者的基本需求。与此相对应,金融部门所具有的吸纳闲置资本和资本配置功能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产生剩余劳动力;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带来城镇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镇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金融部门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城镇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为新增城镇人口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接下来文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对上述理论进行了论证,并就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实证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进行论证,通过个量以及总量的对比分析,认为金融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功能。但是,不同类型的金融对我国城镇化规模和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政策性金融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商业性金融中商业银行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证券市场作用微弱。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加大金融对我国城镇化的支持力度,从而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