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居住水平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改善,其中有着巨大变化的是城市的居住空间:一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在持续的增长,带来的城市居住空间也不断增长;二是城市。尤其是大型、超大型城市(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六座超大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功能愈来愈全面、综合,并且根据功能形成了区域的划分,而这些功能之间又会相互产生促进、干扰等,进而对城市的居住空间带来影响。三是由于国内住房等相关法规持续的改进与完善,城市居民薪资收入持续升高,城市居民对城市居住空间的选择更加市场化以及个性化。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特大城市,城市建设在不断的扩张,空间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缺陷与不足,妨碍了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合理化、科学化、经济效益化等,如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工作、居住区域分离,居住环境、条件阶层明显差异,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盲目扩张等。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较为空白。同时,武汉城市空间被“一江、一河”即长江和汉水分割成汉口、汉阳、武昌三大块,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地域的居住空间建设,也使得相应的空间划分与空间结构有着独特性,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失。所以,关于武汉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划分等整体的分析,不仅要对武汉在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盲目、不合理等方面给出改进建议,也要为武汉特殊的地域环境提供合适的建设、规划案例。本文同时立足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将武汉城市居住空间作为本文分析标本,综合了近15年来武汉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情况;随后,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演变过程以及空间的结构、划分特点,研究了居住空间建设、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武汉市居住空间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优化对策。故此,本文具体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着手,陈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了城市居住空间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以及国外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分析进行了综述。目前,外国相关领域研究已有了成熟的体系,而国内相关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不够完善,并且研究数量与成果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尤其是对与武汉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格局相似的上海市的城市居住空间发展案例分析,总结了一些对研究武汉市居住空间变化的经验。第二部分,通过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对武汉市的城市背景进行描述,提出其代表性、典型性的地方。同时也说明了作者以“武汉市”为案例分析的原因,并为后面的居住空间变化动力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根据罗列2000年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居住空间分布及变化数据,对武汉三镇不同行政区划着力分析了武汉城市居住空间的扩展特征和居住分异现象。第四部分,从自然环境制约、社会环境影响、和居民择居响应这三个大的方向剖析了2000年以来武汉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