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理论被提出以后,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放松或废除了对利率的管制。本文系统的研究了美国较长的、渐进的、伴随着各种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过程,日本利率市场化过程以及对金融机构的冲击,拉美部分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亚洲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以及台湾的利率市场化采取的分阶段推进的方式的利弊。在充分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及在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理论等相关经典理论的指导之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也逐渐展开。本文在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利率体制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研究,总体上我国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各种利率体制因素都有不同的体现,如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形成机制、管理机制、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利率与宏观经济关系等。如其他国家一样,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将面临各种冲击,竞争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是其中对各方冲击最大的隐患因素,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本文认真回顾了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理论,包括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结构理论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这些学术上的经典成果不仅仅给本文研究提供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更是为利率市场化理论的研究与深入开出了先河。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率市场化含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国内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行探讨,多角度的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相应提出了建议。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研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以及处理机制,有利于增强国内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于降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的目的,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若干对策;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的同时,实行以利率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注重金融创新,全面实施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战略。第三,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外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