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办于2011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目前已经成了一张北京重要的文化名片,不仅促进了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电影节,其与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等西方电影节相比,权威性和知名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旨在通过对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研究,确定国际电影节影响力内涵和构成要素,以戛纳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两大知名电影节作为比较对象,全面分析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水平,吸取成功电影节经验,寻求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响力发展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北京国际电影节:参与电影节的受众规模不断扩展,但知名度并不高;参展参评影片数量较多,但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电影节最高奖项“天坛奖”知名度、权威性低;电影节市场交易额不断攀升,创投项目也不断增加,但涉及到电影制作环节,以及整个运作流程乃至电影节市场体系的搭建,北京国际电影节还与戛纳、釜山两大电影节存在差距,为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力较小。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北京国际电影节提升影响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梳理出一条适合中国国际电影节未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