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现实的现实性”是品特剧作最突出的艺术特征。目前,学界对这一特征的阐释,主要基于四个维度,即荒诞、象征、心理分析及政治。不同维度,对品特剧作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只在提及“荒诞性”时,才将品特与布莱希特联系起来,这无疑忽视了品特戏剧的另一重要维度,即品特对观众.戏剧关系的建构。本论文将填补目前学界研究的空白,在“间离效果”这一理论框架下,探讨品特戏剧的戏剧性与文学性,从而拓展对品特剧作的理解。 本论文结合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中的四个概念,即,幻觉、街景、娱乐、样态,一一对应考察品特剧作中的场景、人物、情节和语言,详尽分析品特剧作的“间离效果”从何而来。 论文第一章将从品特式房间、房间内的道具与房间外的世界三部分着手,阐释品特剧作中的场景。日常生活化的场景设置极易引领观众进入“真实生活”的幻觉。但是,这种幻觉很快会打破。房间呈现出的模糊性令人捉摸不定,从而成功地引导观众从戏剧中抽离出来。房间内的道具并无日常的实用功能,或者存在于人物的幻觉中,或者表现为一种神秘莫测的危险。房间外的世界,则来自人物自身的构想。按照布莱希特的理论,外在现实的无秩序源于人物内在的不完美。在品特戏剧中,外部世界并无稳定的结构,其特征随剧中人物对他人看法的转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论文第二章将剧作家视为“不动声色的目击者”,正如布莱希特在其著名的“街景”中所说,剧作家与人物——街头场景中的“司机或受害者”——保持彬彬有礼、合理节制的距离。此外,品特剧作中还使用了大量以独白形式出现的意识流技巧,用以呈现存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多重自我。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架构则总是表现为三角模式,展示出一种不稳定的稳定性。人物与剧作家、自身、其他人物构成的三组关系令观众从戏剧中抽身而出,观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甚至超越了街头场景中的“旁观者”。 论文第三章将重点解读品特如何编织情节,用以完成戏剧的本质功能--娱乐。与布莱希特不同,品特很少运用舞台技术(如投影、旁白等)组织情节,但与布莱希特一样,品特剧作的情节具有“非亚里士多德戏剧”的特征,实现了“间离效果”。两大娱乐要素:幽默与悬念,得以生成。与亚里士多德强调观众情绪的“净化”不同,品特着眼于调动观众的智慧。观众的体验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娱乐。观众因整个情节,受到强烈冲击,从而深刻审视关于生存、家庭、时间、政治的现实。 论文最后一章将着力探讨品特戏剧语言的“样态”。品特的戏剧语言传达出人物对他人及自身的态度。看似口语化的台词在节奏与意象传达上表现出诗意。节奏往往以超自然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出现;意象的形成与展示则往往与事实相悖。透过这种方式,品特剧作实现了“间离效果”。与此同时,肢体语言也具有传达人物思想意识的功能。人物真正的动机与感受,往往隐藏在语言与肢体动作之下,构成潜台词,从而引导观众由外向内探求。 “间离效果”绝不是要阻碍观众对舞台之上或舞台之外世界的理解。相反,品特与布莱希特一样,试图透过戏剧的“间离效果”,刺激观众参与、思考、洞察。品特的剧作正是要调动观众的智慧,令其对“人性”这一最高现实形成更为清晰、透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