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过程使用手机行为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和汽车大量走进人们的生活,手机功能不断丰富,人们对手机日益依赖,驾车频率和时长的提升,使得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频发的同时变得更为复杂,这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世界范围内,驾驶使用手机导致的分心驾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从2009开始每年都会整理、发布分心驾驶交通事故的数据报告,其官方网站已经将分心驾驶列入风险驾驶行为专题之一,重点进行研究和防治。而回观我国,相关的事故记录、官方报告缺失,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落后,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的自然驾驶数据、调查问卷数据对驾驶时用手机行为进行主客观数据结合的分析。
  本研究基于自然驾驶数据,共提取了52名驾驶人在自然状态下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的数据;此外,本研究设计、发放并回收了1352份“驾驶使用手机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客观和主观两部分的数据,研究对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特征,手机使用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手机使用对事故风险的影响,驾驶时手机使用动机等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总结了驾驶使用手机行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本研究初期对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相关的研究、法律法规从驾驶时使用手机研究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编码,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事故风险、行为动机,营运驾驶人因职业差异而带来的分心驾驶安全问题,以及目前的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归纳。发现我国对于驾驶使用手机等分心驾驶行为的探索,在学术研究和治理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研究建立了分层的驾驶使用手机行为编码表,并基于编码表,从上海市自然驾驶数据库中提取了52名驾驶人的1244个手机事件数据。随后,对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特征,从主任务和子任务两个层面展开了分析,分析角度包括任务便好,任务时长等。结果显示,手机使用事件的平均时长为69.6秒,驾驶人在驾驶时平均手机时长占比为6.08%。最频繁使用的五个驾驶时手机使用主任务依次为“浏览阅读”“通话”“收发短信”“移动手机位置”“持握手机”,占全部事件的98.8%,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主任务。
  第三、进一步,提取了基准期事件,并对手机使用带来的视觉分心、身体动作分心以及对多个车辆控制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视觉分心方面,最频发的五种驾驶行为的视觉分心负荷从高到低依次为“收发短信”>“浏览阅读”>“通话”>“移动手机位置”>“持握手机”;身体动作分心方面,本研究新选取的指标双手脱离方向盘时间占比、手部占用情况变换次数对于分析驾驶人的身体动作分心有补充作用,发现了不同任务的身体动作分心特征。车辆控制方面,使用手机后驾驶人速度显著降低,但纵向操作没有不使用手机时频繁,说明驾驶人的车辆控制波动性有所降低。驾驶人使用手机时最小车头空距减少,最小车头时距增加,驾驶人拉开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在采取自我保护的补偿行为,但可能存在脑力负荷的占用而无法准确计算车头时距只能通过前后车距离来判定风险的状态。对于横向的车道偏离,平均车道保持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最大车道偏离值减小,同时横向控制波动性下降。
  第三、提取了安全相关事件,并对手机使用对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影响,以及在手机使用情况下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病例对照分析表明驾驶时使用手机会显著提升安全相关事件发生概率,逻辑回归模型表明,手机使用会使的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Odds提升2.39倍。逻辑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速度提升10km/h,会会使的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Odds提升1.13倍。手机使用任务类型中,“持握手机”相比于其他的任务类型使的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Odds提升更多,其次是“通话”,“浏览阅读”。视线偏离每提升1s,手机使用情况下的安全相关事件发生的Odds提升1.02倍。
  第四、基于驾驶“驾驶使用手机行为的问卷调查”,从日常使用手机习惯、选择使用手机的正向与负向因素以及车辆营运性质几个方面分析了驾驶人驾驶时使用手机的动机。发现日常对手机的依赖性与驾驶时显著相关,且不同的依赖程度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日常生活和驾驶状态下,参与者在手机使用功能以及通话方式方面也表现出了高度相似性。促使参与者驾驶时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为“电话或信息较紧急”“有工作责任”“需要使用导航”“在路口/因堵车而停车时”。抑制参与者驾驶时使用手机的最主要原因为“车速较高时”。
  第五、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驾驶室使用手机行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法律对所约束行为定义不清,法律法规普及程度较低,日常手机使用习惯迁移到驾车状态等,并从法律、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给出了改善建议。
其他文献
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性,在不同流体温度、系统压力和处理时间下对芳纶1313纤维进行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对处理后的芳纶1313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及表面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表面接触仪、热重分析仪和测色配色仪等仪器对芳纶1313纤维的力学、润湿、热学和染色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流体介质对
中国家禽羽毛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却很低,家禽羽毛中含有大量的角类蛋白质,如果仅仅简单的将其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浪费资源。本文利用尿素溶解家禽羽毛的基础上,对其提取条件及羽毛角蛋白的性能进行研究;将角蛋白与明胶、甘油混合制备成共混膜,对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探讨;并对其在药用辅料胶囊壳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角蛋白的各类提取方法,最终确定选用尿素熔融法来溶解鸡羽毛。在改变其温
活性染料因其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织物的上染。在上染浅色织物时能达到良好的色牢度,但是在上染深色织物时,不少品种的耐湿摩擦牢度较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对染色织物进行固色处理。传统的固色剂Y虽然能有效地提高织物的色牢度,但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无醛固色剂类型主要有多胺类聚合物和阳离子聚合物,多胺类聚合物固色剂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引起色变;
机场水泥道面板通常会在接缝设置传力杆,使相邻两块板协同受力,减小道面板的变形和板底的弯拉应力,从而提高水泥道面使用寿命。而道面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在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之前就会出现病害,且通常发生在接缝位置,导致接缝传荷能力的下降。传统学术研究较多关注传力杆直径、传力杆布设间距、接缝宽度等因素对接缝传荷能力的影响,而忽略传力杆的变形和杆周混凝土的损伤。本文首先通过完整道面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温度-荷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由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目前,轨道振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在上部轨道结构和下部基础之间插入弹性支承层,通过上部轨道结构在弹性支承层上的惯性运动衰减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本文受固体物理学中声子晶体有关周期结构理论的启发,在对已有浮置板轨道减振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声子晶体的基本理论引入浮置板轨道弹性支承层的设计中,探索了利用声子晶体的Bragg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兴起建设,但其建设运营成本高、票价收益低,需要政府的大量补贴。本文对基于市郊轨道交通的可达性提高与住宅房地产价格增值关系进行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阶段预测市郊轨道交通对住宅房地产价格增值提供理论与方法,最终为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外部利益返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详细调查了日本首都交通圈范围和上海市范围内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已远远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停车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私家车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车辆的利用率很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当下,自动驾驶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未来以自动驾驶车辆替代传统有人驾驶私家车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研究是在大规模系统中使用
学位
碎石道床作为一种由道砟颗粒组成的散体材料层,道砟颗粒的形态、尺寸对其细观力学行为及道床的变形和劣化均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离散单元法(DEM)在研究铁路道砟力学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DEM对散粒体道砟进行数值模拟时对颗粒不规则形态的描述成了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道砟颗粒形态复杂多样且离散性大,研究单一颗粒的形态特征显然不具代表性,需要从统计特性的角度对道砟颗粒形态进行研究。为此,本文提出道砟颗
学位
状态良好的轮轨接触面特性是重载铁路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重载铁路向着大轴重、长编组及高密度方向发展,在运输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轮轨作用增强、钢轨过度磨耗以及轨道结构变形等一系列问题。对轮轨进行轨顶摩擦控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近些年经过科研人员与现场铁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轨顶摩擦控制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摩擦控制条件下摩擦系数的影响机理研究甚少。因为对摩擦系数改善效果缺少定量的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在高峰期,城市路网普遍处于饱和甚至过饱和的状态,区域性交通拥堵频发,被动地调节供给已经难以解决问题,主动控制交通需求成为了更好的应对方案。路网宏观基本图揭示了路网饱和程度与路网运行效率之间的普遍规律,单峰型抛物线的曲线为区域交通总量控制找到了控制目标,通过截流和卸载,也即限制区域的驶入速率、提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