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教育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和出发点,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奠基性工程。强调汉字教学,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那么汉字是相应的名族语言。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们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从古至今,如何准确,牢固地掌握和运用一个相当可观的汉字的数量,一直是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汉字的学习转化到教学中,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扫盲教学。在低年段,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即使在阅读课上,识字也是关注的焦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出台,对于其他版教材而言,将识字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力求让学生识字的方法多元化。与此同时,“部编版”语文教材丰富了识字的内容,最为重要的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一改过去“先拼音,后识字”为“先识字,再拼音”。“幼升小”儿童走进语文课堂、打开课本第一课便是识字,这无疑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更科学、更多的识字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是所有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切入点,拟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初步探讨。第一部分,介绍本文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围绕小学识字教学,阐述汉字的造字规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识字教学与汉字的构造和儿童的认知心理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部分,以黄冈市黄州区三所小学为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小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情况、教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第四部分,根据识字教学理论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识字板块的特点以及对现有识字教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试图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根据所提出的识字教学策略,设计教案,进行验证性教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意愿。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汉字产生了认识的兴趣,才会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一块重要的奠基石,这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除了要求要具有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出台,“先识字,后拼音”的识字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认知和理念,识字教学要与之进行无缝对接。面临这一新课题,本文通过对“部编版”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低年段识字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弥补一些研究的空缺和不足,促进识字教学研究发展,为深化识字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