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是否具有不同的麻醉效果,对麻醉及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是否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旨在为甲状腺手术中针刺辅助麻醉的实施提供一种最佳的刺激频率,并规范针刺辅助麻醉的实施。方法:将80例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分别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结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其中A组选用2HZ连续波刺激,B组选用15HZ连续波刺激,C组选用100HZ连续波刺激,D组为对照组,接刺激仪但不给予电针刺激,刺激穴位为双侧合谷、内关穴。针刺诱导20分钟后行颈丛神经阻滞,浅丛阻滞点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药物为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每侧8ml;颈丛深丛阻滞:手术侧C4横突处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5ml,术中镇痛效果不全者分次追加芬太尼,剂量每次为1μg/kg。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各时点的心率、血压、呼吸、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辅助用药的情况,并且采用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术中的镇痛效果,同时在麻醉前(T1)、诱导后切皮前(T2)、术中分离甲状腺上极(T3)、术毕(T4)四个时点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并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及毒副反应。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标准设为0.05。结果:四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均在2级以上,无一例术中更改麻醉方式。镇痛效果显著率以15HZ组为最高,未用针刺辅助组最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丛神经阻滞后,四组患者血压逐渐升高,至牵拉甲状腺时达最高,随后下降。其中,颈丛阻滞后15分钟,15HZ组血压升高幅度较小,与入室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A、C、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牵拉甲状腺时A、B、D组血压与入室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C组患者血压升高幅度较小,与入室诱导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颈丛神经阻滞后1小时,B、D组血压与入室诱导前比较,仍有显著升高(P<0.05),A、C组血压与入室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颈丛阻滞后,心率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类似,从颈丛神经阻滞后15分钟至阻滞后30分钟时,四组患者心率与入室针刺诱导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牵拉甲状腺时,A、B、D组心率与针刺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心率下降较快,与入室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四组患者术中从牵拉甲状腺后至阻滞后1小时随着辅助用药量的不同,四组患者呼吸频率稍微减慢,以对照组D组减慢最为显著,与A、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中D组术中辅助药的用量最多,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到牵拉甲状腺时,血浆皮质醇含量不断升高,四组均在T3、T4两个时间点与T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在T2时间点与T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牵拉甲状腺时,B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含量最低,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时四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下降,A、B两组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患者从针刺诱导后至术毕时,血浆β-内啡肽含量逐渐升高,B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在T3时点与T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时,C组在T4时点与T1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牵拉甲状腺时,B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含量最高,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时C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达最高,与A、B、D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牵拉甲状腺时,四组患者的血浆ACTH含量均升高,D组升高明显,A、B两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时,四组患者的血浆ACTH含量下降,B组下降明显,与D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牵拉甲状腺时,四组患者血浆NE含量均升高,D组升高明显,A、B、C三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时,A、B、C三组患者的血浆NE含量持续升高,D组患者的血浆NE含量明显下降,A、B、C三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各有两例出现声音嘶哑。无一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所有患者中除D组有2例患者因共用芬太尼0.2mg后SpO2降至91%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外,其余患者均未吸氧,且SpO2均维持在94%以上。D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血压过高需要进行降压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应用降压药治疗。结论:在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中,15HZ的连续波刺激频率比2HZ、100HZ的麻醉效果更佳,更能抑制麻醉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