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股骨颈骨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老年人由于股骨颈的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特殊性,骨折后髋部的功能恢复往往较差,且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并且,骨折后的卧床也易引起肺炎、心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皮肤压力伤、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如何预防、治疗及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愈合及功能的康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临床科研面临的重要课题。临床护理路径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种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现了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并且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来,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减少了患者无效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与病例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建立并逐步改进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模式,以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3.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入院即按“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护理,每位护士根据个人经验,按照骨科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健康教育知晓率、住院患者满意度、患者术后7天、30天的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患者出院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态评价。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结果4.1试验组在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是在住院总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方面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天、术后30天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试验组的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4.3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比较,试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通过对两组患者SCL-90得分分析,试验组在因子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及其他方面(主要反映饮食及睡眠)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5.1.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5.2.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3.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心理反应。5.4.减少术后的并发症。5.5.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5.6.提升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