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是全球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的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作为华语电影的先驱者,香港是值得受到关注的。自1909年至今,在百余年的电影创作史中,香港不仅生产出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影片,挖掘出一代代风格各异的具有国际声誉的电影明星,而且培养出一批批有天赋有才华的电影人。尤其近年来,除了一些商业电影导演大放异彩之外,一些特立独行的电影人,如王家卫、杜琪峰、陈果、张婉婷、陈嘉上、关锦鹏等,不光在国内影界屡获大奖,在西方世界也尤其受到瞩目。其中,王家卫等人甚至具有了超级的国际声誉和号召力。这些人被称为香港后新浪潮导演,他们的电影也被称为后新浪潮电影,并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香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语境的一段段生动写照。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针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研究的理论体系,专门研究此话题的文章十分少见。学者对香港后新浪潮这一概念大多也只是一笔带过,少有的一些研究也只是在其他影视问题研究中捎带的,且多数研究只是依据部分学者自身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理解而进行,系统的针对性研究则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文献调研和影片观摩、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着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期从宏观上对此次电影浪潮做一次审视,丰富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从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缘起和概念阐释入手,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缘起、概念和涉及范围进行了相关的界定,从国际、历史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紧接着,以几位典型导演为例,采用理论结合作品实例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后新浪潮的作者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透视不同作者的创作特色;接下来,本文又从电影类型和叙事特点、叙事策略等角度,对此次浪潮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研究;再之后,论文着重从此次浪潮中体现出的电影美学特性和文化特色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论文从几个典型的角度分析了此次后新浪潮创作所面临的问题与处境,并针对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发展建议,并试图为此次浪潮,甚至香港电影的新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