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但其血液相容性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表面接枝具有优良抗凝血性的物质是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聚乳酸类共聚物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桥梁”连接MPC和聚乳酸,不仅可以形成亲水性的海藻状的链结构,还可以增强MPC基团的迁移能力,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新型生物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仿生化,磷酰胆碱(PC)是细胞膜基本组成单元卵磷脂的亲水端基,经磷酰胆碱基团修饰的材料可以形成与细胞膜相似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阻止蛋白质的吸附和细胞的黏附,显示出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本文成功合成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MPC)单体,优化了中间产物2-氯-1,3,2-二氧磷杂环戊烷(CDP)的合成工艺条件:乙二醇和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1:1.1,温度4-6℃,氧化CDP过程中的溶剂替换为毒性低沸点高的甲苯,合并CDP与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COP)的提纯过程,从而使COP及MPC产率提高。PLGA-(PEG-ASP)n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通过调控侧氨基的密度可以达到调控活性基团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PLGA-(ASP-PEG)n的血液相容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通过Michael加成法,将MPC单体接枝PLGA-(ASP-PEG)n,采用FTIR、XPS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PC接枝成功,且PC基团发生了向表面迁移。使用接触角和吸水率对材料的亲水性进行表征,随着MPC含量的增加,水接触角减小到18°,吸水率上升到44%,亲水性增强;吸附的水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水合层,该水合层的边界润滑作用降低了材料的摩擦系数;材料的降解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部分断裂的PEG片段扩散出基体且具有相对较快的降解速率,第二阶段一些长链的PLGA嵌段降解成一些小分子片段而扩散出基体,降解速率逐渐降低。为了研究“桥梁”RGD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官能团缩合反应,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接枝到PLGA-(ASP-PEG)n上,材料表面含有RGD基团中的亲水性氨基和酰胺基团,RGD接枝的共聚物的水接触角减小到22°,吸水率上升到21%,材料的亲水性得到改善;又因为材料表面水合层的边界润滑作用,材料的摩擦性能得到提升;PLGA-(ASP-PEG)n-RGD降解过程可分为和PLGA-(ASP-PEG)n-MPC降解相似的两个阶段,但它的降解速率要高于PLGA-(ASP-PEG)n-MPC,因为RGD中含有的端羧基(-COOH)对PLGA链段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为了延长材料表面分子结构的链长形成海藻状结构,克服直接接枝MPC造成的PC基团活性降低,故以KOH为催化剂,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将MPC单体接枝到PLGA-(ASP-PEG)n-RGD上,初步探索了反应条件,并采用FTIR和XPS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PC单体成功接枝。改性后材料的水接触角减小为10°,吸水率上升为58.6%,显著改善了材料的亲水性,大幅提升的吸水率同时表明材料表面形成了更厚的水合层,进一步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