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行动研究法,探讨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创造合作学习的语言交流环境,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的自信心和习惯,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论文共分为六章。在第一章里,作者简要阐述了当前中国中学生学习外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价值意义。由此文章具体涉及了作者所任教的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的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50%以上的高一学生来自普通学校,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仅有极少数学生能大胆用英语交流。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及部分老师认为学英语主要为了应付中,高考笔试,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普遍宁愿花99%的时间去作笔试题,而不愿花1%的时间练习口语。带着如此的态度,不言而喻,英语课堂缺乏用目的语交流的环境,结果是多数人被训练成应付笔试的能手,而在口语表达时,却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和不自信,甚至根本就不能开口用目的语交流,从而失背离了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据此,作者在阅读大量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著作及实践文章后,进行了一项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减少甚至完全克服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帮助他们树立大胆用所学目的语表达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更流利的口语能力的行动研究。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在合作学习这一领域里,中外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的方方面面的成果,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阐述本研究所采用的对象,方法并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合作学习能否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语言焦虑?程度如何? 2)合作学习能否树立学生学习目的语的自信心?到何种程度? 3)合作学习能否提高学生大胆用目的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到何种程度?对于不同学生这几方面的改善程度是否不同?研究对象是来自于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高一五班的22名学生。在为期16周的行动研究中,作者采用了测前和测后问卷调查,课堂异质分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课堂观察,课堂记录,以及两次口语测试。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整个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以及提供了该行动研究收集的的各项数据。第五章对数据进行分析。第六章得出本次研究的结论。根据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作者参考并采用了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学生自信心的标准,以及英语口语测试标准和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均是肯定的。作者得出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交流的自信心,口语表达能力有可喜的提高。而各类学生的提高程度有所不同,即学困生在焦虑感的克服和自信心的提高方面程度大于优生。而优生在语言的流利程度方面的进步大于学困生。这样的研究结果为今后作者本人以及同行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教学及学习策略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本章也分析了这次研究的局限性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