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译作中的女性主义色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作家,她以娴熟的小说技巧和独到的文风树立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并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张爱玲并不仅仅是一位“传奇”的作家,她在翻译领域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容小觑,对此学术界却鲜有提及。最重要的是,张爱玲作为一位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运用语言积极地干预意义的创造,在翻译中尽量“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从而让世人看见和听见女人”;其代表人物弗洛图总结了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常用的语言策略:增补、加写前言或脚注和“劫持”。本文试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张爱玲的四部译作——《怨女》、《秧歌》、《睡谷故事》和《老人与海》,通过对译文和原文的细读与比较,分析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创作及译作中的体现,以及她在译作中具体采用了哪些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以表现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张爱玲译作中特有的女性主义的东方色彩。本文首先对张爱玲的翻译作品进行了综述,凸显出迄今为止张爱玲翻译研究的不足,说明此研究的必要性。并且对本文的理论背景——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创作与译作中的交互体现。在特殊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影响下,张爱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且在创作中通过对男女形象的不同塑造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女性主义思想。同时,在自己的译作中她也借鉴使用了女性主义的创作策略,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第二章具体介绍了张爱玲在译作中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应用,通过对译文和原文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张爱玲灵活地改造和使用了三种常见的西方女性主义语言策略(加写前言、增补和“劫持”策略)。第三章在对比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基础上,总结了张爱玲译作中特有的女性主义的东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利用词语的隐喻意义暗示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男女形象对比来凸显女性,从而摧毁儒家文化中男权制度的基石,以及在不断追求与男权话语的协调和对话的过程中表达对于建立两性和谐关系的期望。并且,总结了差异产生的三方面原因:中西方意识形态、翻译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本文最后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得出结论:张爱玲是一位优秀的女性主义译者,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其他文献
改革开发30年,民营经济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民营企业的上市已经成为了深化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民营企业完成发展转型,向成熟企业过渡的一
<正>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椎间盘退变、终板损伤刺激椎间盘内痛觉感受器所引起的下腰部疼痛,不伴有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和体征,无神经根受压或脊髓运动节
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技术手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具体到教学中,就必须研究
[目的]了解实习前后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为做好护理风险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65名实习前后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具有一定的护理风险意识,且实习
目的利用DNA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突变。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根据结核从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的热点片段设计引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效率息息相关。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其中关于单中心与多中心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的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分歧。上海作为我国
中国当代漆画是从几千年的传统漆艺中走出来的,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漆画是材料的艺术,在材料使用上比其他画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与和平、发展并列的三大主题之一。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把环境与
西方学者在较早时期就对就业-居住关系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人们期望通过在空间上促进就业-居住关系的均衡,实现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