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隙的形成与消亡过程,是森林不断发育与更新的重要生态学过程。对林隙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林隙对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充分利用林隙对森林更新、生物多样性,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生态学基础。燕山山地是环京津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滦河流域的主要水源地,由于人类对森林的频繁干扰,致使该地区森林植被严重退化。建国以来,燕山山地营造了大面积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森林经营过程中,缺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学基础的深入研究,与森林经营相对滞后相耦合,导致相当数量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自我更新能力较差、生产力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不稳定,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本地区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地处燕山山地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特征、林隙对环境的影响、林隙与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相互作用关系等的研究证实:由于人工林遭受人为干扰强度大,所形成的林隙与天然林林隙在特征上有一定差异,林隙对于环境特征、林木的生长及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也不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主要由人为干扰形成。其中抚育间伐是最重要的干扰因素,定株、生长不良、死亡以及造林未成活等因素,也对林隙的形成产生作用;林隙形状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主导;林隙面积变化在4.1~81.1m~2之间,平均为25.4m~2。通过林隙与林分温度和湿度的年变化与日变化研究表明,4~8月份林隙内平均温度均高于林分,其中5、6、7月份林隙中心温度比林分内温度高1.2~2.8℃。9~12月份,表现出晴天林隙内平均温度高于林分,阴天则相反。温度日变化则表现出中午两者差别较大,而早晨与傍晚温度差异较小的规律。林隙对湿度的影响,整体表现出林隙内湿度低于林分内湿度,且晴天表现较为明显、阴天差别相对较小。湿度的最大差值出现在7、8、9月份的夜晚,林隙湿度比林分内的湿度低9.2~10.8%。在日变化上,呈现出早晨差别最小,中午次之,傍晚最大的特点。林隙对边界木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边界木的有效生长空间指数比标准木高,边界木获得了更多的生长空间。同时,边界木的平均胸径也比标准地的平均胸径要大,总体上,边界木直径生长率均比林分标准木高,生长率平均值高0.15%,边界木材积也比林分标准木大,其平均值大0.0043m~3。由于人为干扰的影响,使边界木的分化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林隙的存在为草本植物的迁入和生长创造了条件。林隙内草本植物的种类、总株数、平均高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林分。但是,两者之间在灌木种类组成、总株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上却很相近,林隙没有改变灌木的物种多样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