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更加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且在“十二五”的规划中要求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研究。然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当中,地方政府在地方政绩的推动下,以不惜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拉动GDP,最后给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可逆的破坏。虽然中央及地方在推进流域水环境的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依旧堪忧。水资源存在不少的问题,从1980年到2009年每年废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在这些废水中工业废水占到了2/3。另外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严重,主要的河流中淮河、海河、辽河和黄河近年来水污染状况更为堪忧,Ⅳ类及以上水质的河长比例基本都超过了60%。除了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存在缺水与过度开发利用并存的特点,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然而从2004年的数据来看,主要流域有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开发状况,例如海河流域开发利用度达到了87.6%,而太湖流域更是达到了218.8%。在水生态环境方面,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天然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不安全,会导致这一地区怪病的发病率升高,污染纠纷加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洪涝灾害同时会导致灾区人民无家可归,导致党、国家和人民巨额经济财产的流失;生态补偿标准的不合理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穷的地方越穷,富裕的地方越富,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同时流域水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笔者通过对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基本做法的回顾,以及对国外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分析拟提出一套系统性的流域水生态补偿体系,以期对中国的流域保护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