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多元主题治理方式开始得到实行和重视。美国整个社会的推动与服务主体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即政府、市场和非营利性组织。他们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制约。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下也逐步开始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元格局。情报行业作为体制内事业单位,自建立之初就开始不断的寻求改变与发展,成为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了近60年的不断变革,中国科技情报机构由建立到企业化尝试,再到最终的公益类非营利性机构的转型,都在不断的寻找发展方向并付诸实施。一方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传统事业单位体制被注入了一定的市场化元素,使机构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很多,譬如法人制度、人事制度等。但由于改革目标不明确以及体制内、外部阻力重重,致使改革总是不能够深化彻底,事业单位始终在管理、财务和人事方面依附政府过多,这一点同国外的非营利性组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自主性与独立性都表现的相对较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职能也混淆交错,很难达成其作为非营利性服务机构的职责,处理不好公益服务与面向市场服务的经营关系,且运行效率依然相对较低,对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推广也总是相对迟缓,垄断必然阻碍创新,体制内管理模式惯性较大,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项目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机构,其具有组织性、自主性、非营利性、志愿公益性等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科技情报服务机构在我国政府体制下寻求向公益类组织转制,则必须先明确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概念以及基本特性和运作机制,明确其转制后的服务职能以及层级管理模式,推动整个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问责制度,明确公益类服务机构的义务与职责,确保其公益服务性质的明确与稳定。并深化公益类情报服务机构的财务现代化管理、多元化资金支持,以及建立绩效考核等现代化公益性机构管理制度等。针对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变革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中国科技情报机构向公益性机构转型的实施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明确科技情报机构公益性服务的改革目标,不能偏离公益性服务的大方向;第二,可以借鉴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机构模式推动管理体系结构改革,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情报服务体系;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保障科技情报机构的良性发展;第四,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凝集优秀科技情报工作者,提高其工作热情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