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乡风文明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提速升级的热潮,各地结合实际,着力于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努力开创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短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从历史渊源、字形解读、时代要义三个维度首先对乡风文明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进而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依据乡村社会形态划分标准,将研究区域甘肃省陇东地区划分为县域郊区乡村(C村)、县域经济强辐射乡村(L村)、传统农业乡村(N村)进行类型化分析。研究表明,陇东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民俗产业增强经济效益,文化旅游基地初见规模;居民道德素质逐步提升,陈规陋习逐渐消减。但也应看到,某些领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明显缺陷。研究建构了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道德、社会关系、村民自治等五个方面的乡风文明建设内容分析框架,进而分析发现,陇东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有待化解:第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第二,传统农业被现代农业所取代,农耕文明面临挑战;第三,民俗多样但点状化分布,手工艺濒临失传;第四,社会交往中陌生与熟悉交织,新的社会关系尚在重构;第五,村民自治程度低,他治与自治协同机制还未形成。基于此,研究对陇东地区的乡风文明路径选择重点思考,指出,首先,必须从乡风文明建设主体着手,构建政府、基层党组织、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建设主体。其次,在具体改进措施上,要调整公共服务政策供给,优化乡村供需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养老教育需求;构建新型生产生活模式,保护传统农耕文明;构建多元民俗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构建新型社会交往方式,培育新时代共同体;提升乡村居民自治意识,强化乡村内生动力。最后,陇东地区提升乡风文明应该以具有整合性、主体性、认同感的美丽乡村发展目标为取向。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各种能力的培养都与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班主任必须按照德
基于网络环境的Webquest的学习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本文详细阐述了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职《汉字录入技术》课中的实践过程。首先论述《汉字录入技术
当今的教学环境和特点对中职政治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多方面要求,特别是在教学口语方面,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炼简洁、具有启发性。中职政治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
摘 要:在当今社会,高校数量逐年增多,不同的高校之间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提高高校竞争力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高素质的高校教职工队伍,而创新高校绩效管理机制则是实现高校教职工队伍水平的重要法宝。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索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机制创新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高校教职工分级聘任及绩效工资制度也开始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地
摘 要:美术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实施美术创新教育是现代美术教育者肩负的责任,也是中职美术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中职幼教专业的美术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中职美术创新教育;美术教学;能力培养  一、中职幼教专业美术创新教育的要求  创新教育是强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