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镇水环境景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优美、和谐环境的场景;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生态学意义;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要诗意地生存下去,实现人类的理想栖居,没水,就成为无本之源。所以必须给予传统村镇水环境景观以伦理关怀。传统村镇水环境景观的生成过程是从生存依赖开始,发展到主动利用、再发展到审美创造。依据传统村镇水环境景观的生成演变,其生成原理应从三个层面逐步进行分析:1.传统村镇选址对水环境的选择;2.传统村镇对水环境资源的利用;3.传统村镇对水环境景观的营建。传统村镇是人类利用并改造自然水环境的场所,人们对自然水环境的选择以及对自然水环境的规划、疏通,形成了因地制宜、千姿百态的水环境景观;并围绕着水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景观营建原则、组织手法。这些手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存、发展的需求,更对传统村镇的人居环境起到了优化作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水环境,从而营造宜居的水环境景观,它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物质文化形态,具有现实利用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传统村镇水环境景观这一研究领域,无论从研究形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价值,都符合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因此,本课题对现实的启示是:创造东方品格的山水人居环境模式。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适应人居需求的新型水景观是当代水环境景观建设的重要任务。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域空间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提高文化底蕴,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环境,成为我国城市及新型村镇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当代人类聚居地理水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汇之以当代艺术的特质,进而塑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绿色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