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颗粒大小组成的(类)岩石材料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j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不同颗粒大小组成形式的声发射特性,更好的了解矿物颗粒大小组成与声发射平静期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花岗岩的颗粒大小与声发射特性试验的初步研究,然后采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石英砂模拟材料进行单轴声发射试验,了解不同颗粒组成形式的模拟材料力学性能、声发射特性及探讨了组成形式的不同对发射特性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以室内模拟试验为手段,结合理论分析,对灰砂比1:4,浓度70%,养护期为28天的(0.1-0.2mm、0.63-1mm)及0.5:1(0.1-0.2mm:0.63-1mm)、1:1、1:0.5的高纯石英砂模拟材料和浅灰色粗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材料,进行了单轴声发射试验,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对不同颗粒大小组成的石英砂模拟材料和花岗岩岩石材料进行单轴压缩试验。(2)研究了颗粒组成形式不同对声发射特性的影响。(3)从颗粒的角度用类岩石模拟材料试件来探索岩石材料中出现声发射“相对平静现象”的原因。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颗粒大小及不同配比类岩石材料试件的变形特征与岩石材料的变形破坏特征比较类似,都可以大致的划分为:初始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裂纹加速扩展至试件破坏4个阶段;颗粒的大小组成形式不同,试件的延展性有差别,粗颗粒的延性较细颗粒的明显。(2)颗粒组成会影响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细颗粒的抗压强度大于粗颗粒的,从0.5:1到1:1再到1:0.5随(0.1-0.2mm)粒径颗粒的比例增大,模拟材料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呈递增趋势。(3)用模拟材料验证了岩石材料在组成成分及粒径相同的情况下,岩石材料和类岩石材料都有存在有的有声发射“相对平静的现象”,有的就没有声发射“相对平静现象”;即声发射平静期的出现与颗粒之间组成的形式的关系规律不明显。(4)不同颗粒大小组成形式的模拟材料试件的峰值频率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10-120]KHz,颗粒不同每个阶段的峰值频率分布不同,在中后期含0.63-1mm粒径的试件存在较多低频,频带逐渐变宽。(5)颗粒大小的组成形式不同影响声发射的特性。在0.1-0.2mm、0.63-1mm及0.5:1(0.1-0.2mm:0.63-1mm)、1:1、1:0.5的石英砂声发射试验中,只有(1:0.5)石英砂试件中才存在相对明显的声发射“相对平静的现象”。(6)从(50)N/(50)E值曲线可以看出不同颗粒组成形式的试件内部裂纹演化情况不同,声发射信号也有所不同,含粗颗粒试件的(50)N/(50)E值曲线大多是“阶梯状”;粗颗粒的内部破坏在后期会产生大量低能试件。
其他文献
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作为自动机械中的一种核心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纺织机械、数控机床等领域。但是,由于弧面分度凸轮的结构复杂,其设计和制造十分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对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加工以及CAD/CAM集成系统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以及制造理论的研究,应用Pro/Engineer工程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一个弧面分度凸轮的CAD/CAM系
本文研究的西部某煤矿主采煤层6#煤,该煤层的平均厚度为17m,埋深518m,煤层埋藏较深,顶板岩层强度低、成熟度低,加之顶板多为泥质、钙质胶结充填,受后期各种地质构造应力作用
采用空场法开采的急倾斜薄矿脉,矿房回采结束后会留下大量空区,给深部开采及残矿回收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采空区的赋存状况及稳定性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保证经济
煤炭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经过多年的开采,生产矿井的延伸,生产布局的变化,矿井生产能力的增大,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开采的地质条件也更加复杂,矿井通风系统对矿井生
随着盾构施工技术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普及,盾构机的地质适应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盾构机的液压推进系统仅提供一种控制模式,控制方法单一。为了克服这种情
瓦斯作为煤矿地下开采的五大灾害之一,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受地质构造运动控制,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和断层、煤层围岩以及煤的变质程度、透气性大小、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总结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突水规律。底板突水是承压水上开采时,采动矿山压力和承压水压共同作用导致煤层底板岩体损伤断裂破坏
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全面评价岩体质量、优化矿山开采设计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掌握岩体节理的几何特征,对准确测量和评价岩体稳定性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