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上市公司管理也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同时上市公司自身在公司治理,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也进一步规范,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良性发展道路。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增多,其中上市公司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最为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从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厦”、“蓝田股份”到美国安然、世界通讯、环球电信,施乐等国际知名公司造假欺诈,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资本市场一片哗然。该类事件严重侵犯了证券市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1.财务信息的披露方面(1)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利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2)信息披露滞后,不按法定时间及时履行披露义务(3)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常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误导性陈述较多2.在投融资方面上市公司对募集的资金使用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越来越频繁,另外违规担保的金额也一直是高居不下。3.其他违规行为作假上市,勾结庄家,操纵市场,关联交易等等。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失,有的甚至将上市公司推到破产倒闭的边缘,同时也会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和坏帐损失,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作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独立审计的执行者,是证券市场的“经济警察”。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其可靠性与相关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决策的准确性,公众希望能得到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由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信息不对称,客观上需要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进行鉴证,以提高报告的可信赖程度,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无论是在市场准入还是在日常审计方面,审计质量控制向来是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重头戏,会计师事务所对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不断上升,既暴露出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许多问题,也使得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讨论成为了焦点。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有可能发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审计意见,从而给被审计人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产生误导,造成损失。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监管机关监管力量的充实、监管措施的日益完善和政府外部审计作用的提高,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案件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面对公众的质疑,以及监管层日益规范的管理和严厉的处罚措施,注册会计师将如何面对?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不断增加,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严重质疑的背景下,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我国上市公司工业类违规企业2000年至2005年,6年间共102家公司作为样本,同时随机选取相同行业,相同资产规模,相同期间没有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SPSS软件,研究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发表了公允的审计意见。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到了违规因素影响,表现出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最后,对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做了说明,并提出了启示与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纵观国内外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对违规行为和违规处罚的类型以及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特性进行研究,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规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国内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研究,大部分出现在2001年之后,其中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方面的违规行为研究比较多,偏重从定性的层面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了归纳。国内学者大多以发生会计信息舞弊和财务报告造假,有该类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成为其主要研究对象,而相对于普遍存在的一般违规行为来说,其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对违规的定义不仅局限于会计信息舞弊和财务报告造假等财务方面的违规,而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管理者违反相关的证券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公司。本文在选题方面,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和审计意见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目前该类研究比较少,提出了一个较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化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理论的认识,同时为提高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提供了经验数据。在数据的选择方面,本文选择的样本从2000---2005年,时间跨度为6年,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体现了对该问题研究的时效性和趋势性的结果。本文的结论也说明,在本文研究的时间和范围内,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可以信赖的,不能因为几起大案要案的发生就对整个审计行业失望。本研究将促进有效减少和防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监管部门的执法工作,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更加规范,提高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