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它自身的语言与哲学观。但随着上世纪西方理性话语传入中国,中医开始被批判为“不科学”,甚至是“封建迷信”。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热”又逐渐兴起。自2006年起,一些中医项目陆续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中医针灸”又申请列入了联合国《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非遗项目,其对中医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都渗透着西方现代性的单一视角,把它作为“知识”、“技能”,强调它的“科学性”,无法从根本上展示中医的文化多元性。因此,本文从“水亭门文化记忆与遗产研究”项目出发,以衢州水亭门街区的中医文化遗产为例,旨在探讨如何才能呈现和理解中医的文化多样性。水亭门街区历史上曾经有多家药铺、药栈,养育过多位名医,还有祭祀医药祖先的神农殿与记载“中医遗产”的地方志。本文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作者为期一年半的人类学调查,收集到了一系列的采访故事和史料,并以当地地方志、神农殿和张玉恢中医为例,对水亭门中医文化遗产多元性做了探究与呈现。文章运用Foucault,Fairclough的话语视角,对嘉庆《西安县志》以及民国《衢县志》中古人对中医遗产的记载与理解方式做了文本分析。同时,文章还采用叙述的方法,尤其是人类学家Geertz的“深描”手法,对神农殿的历史演变、史上与当下的神农祭祀、以及张玉恢中医的生活故事进行描写,展现不同时期的中医话语和文化。
研究发现,在两本县志中,并没有“医”的概念,古人对中医的理解,承载在医生的传记、医学文献、庙宇以及物产中的草药等篇章,其中包含着艺术、道德、宗教等思考。另一方面,从神农殿、神农祭祀以及张玉恢中医生活故事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中医作为礼制、行会、教育、医术等的文化含义,而其中渗透着儒家的道德思考。文章最后认为,水亭门街区多元的中医文化遗产,可以为今后水亭门作为“文化遗产街区”构建新的意义。
研究发现,在两本县志中,并没有“医”的概念,古人对中医的理解,承载在医生的传记、医学文献、庙宇以及物产中的草药等篇章,其中包含着艺术、道德、宗教等思考。另一方面,从神农殿、神农祭祀以及张玉恢中医生活故事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中医作为礼制、行会、教育、医术等的文化含义,而其中渗透着儒家的道德思考。文章最后认为,水亭门街区多元的中医文化遗产,可以为今后水亭门作为“文化遗产街区”构建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