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氧化物复合电极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f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科技电子产品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高科技产品需要高性能的储电设备与之协同发展。而随着能源的紧缺,绿色能源概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电池储能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超级电容器理论的提出及其相关材料及电极的合成,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液相合成法,在金属基底上成功实现了超薄多孔氧化铜纳米带、三维多孔齿轮状氧化铜,三维针刺状多孔三氧化二铁等孔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对其相应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1、在铜基底上实现了超薄多孔氧化铜纳米带的可控合成。基于其金属基底,此复合电极可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电极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黏固剂或者导电剂进行处理。另外,超薄多孔的微观结构,使得纳米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的吸附和脱附,可大幅地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超薄多孔氧化铜纳米带复合电极不仅具有很大的比电容量,392F g-1,而且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如经过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电容量保持量为90%。2、在铜基底上成功实现了三维齿轮状氢氧化铜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这些氢氧化物在经过高温灼烧后,材料分子间脱水形成多孔结构,最后生成三维多孔齿轮状氧化铜纳米结构。疏密有致的齿轮状氧化铜纳米阵列均匀的生长在铜基底上。这不仅便于电解质溶液的渗入,而且空间三维的微观结构,大大增加了电解质溶液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更便于带电粒子的吸附和脱附以及法拉第电化学发应的进行。电化学测试表明,材料具有很高的比电容量,约为348F g-1。循环性能测试表明,三维多孔齿轮状氧化铜材料电极经过20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量保持量约为88%。3、在铁基底上成功实现了三维针刺状多孔三氧化二铁的可控合成。铁基底作为导电材料不仅使材料呈现出更高稳定性,而且能够使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阻抗最小化。三维多孔结构决定了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电解质溶液能够实现充分的接触等特性,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柔软的铁基底的使用,使得该合成电极在经受一系列外力的扭曲或对折时,依然能够进行连续的充放电。电化学测试表明,三维针刺状多孔三氧化二铁材料电极具有较大的比电容量,1134F g-1。经过20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该材料电极依然保持87.9%的比电容量,呈现出很高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正>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主力,其绩效管理模式在现今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环境下得到更高层次的深化与发展。酒店管理者需要基于现阶段存在于国内酒店业的绩效管理中人才
语感和语法是学好英语的两大法宝,在英语教学中要创造合适的英语环境和英语气氛,来提高英语语法和语感的学习。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
以Y-TZP(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为原料、硝酸锰和硝酸铝为着色剂、PEG2000(聚乙二醇2000)为分散剂,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着色剂/氧化锆复合粉体,经成型、烧结后得到黑色
1引言2016年第10期《美国数学月刊》刊登了马其顿人Martin Lukarevski提供的问题11945如下.问题11945[1]设a、b、c分别是△ABC的顶点A、B、C所对边长,wa、wb、wc分别是角A、B
加强社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保费)征收管理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Z市地税局征管实际,对征收社保
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质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以石墨烯为模板合成了几种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复合材料的制
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化的正极材料并不能满足产品对高容量和低成本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
<正>1草甸与草原概述草甸: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被类型。分为河漫滩草甸和大陆草甸,大陆草甸又可分为旱地草甸、低地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生
针对导航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对导航机进行远程监控的方法。该系统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来实现对导航设备的远程监控。详细介绍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以及软、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