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超亲水复合吸液芯制造及其润湿和毛细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表面润湿性能与其表面物理、化学、力学等关联密切,是近年机械、材料、化学、热物理等多个学科的学术研究热点。超亲水表面是一种极端润湿结构,在改善吸液芯毛细性能方面展现出良好潜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亲水铜表面制备方法-电化学沉积/热处理复合技术,并基于此方法设计制造了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对其渗透、稳定和毛细性能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将超亲水结构简单高效引入沟槽吸液芯,将极大提升沟槽式热管的传热性能,促进高热流密度热控制难题的有效解决。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超亲水铜表面制备及其润湿性能研究结合电化学沉积方法和热处理工艺,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的超亲水铜表面制备方法。研究了制造工艺对铜表面微结构润湿性能、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微结构界面结合强度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探索了铜表面微结构的极端润湿机理,为具有微尺度粗糙结构的金属表面润湿性能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2)铜超亲水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制造成形利用刨削加工、电化学沉积及热处理等综合工艺,设计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首先,根据所需结构尺寸设计多齿刀具结构参数,优选刨削工艺参数在铜表面完成微沟槽加工,并利用显微观测手段简要分析了沟槽结构的微观形貌以及成形机理。其次,结合提出的超亲水铜表面制备方法,成功在沟槽壁面构筑了一层多孔微结构,制造出多尺度复合吸液芯,其可以被水滴完全润湿,表现出优异的超亲水性能。(3)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渗透及稳定性分析基于Darcy定律和强制液体流动测试法,探索了不同制造参数对复合吸液芯渗透性能的影响,为后续复合吸液芯毛细性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随着沉积时间、电流密度或者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复合吸液芯的渗透率不断下降;而随着沟槽深度的增加,复合吸液的芯渗透率显著提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微结构抗流体冲刷稳定性测试方法,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吸液芯抗流体冲刷性能的影响。(4)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毛细性能研究基于红外热像法对液体工质在复合吸液芯内的毛细上升情况进行精确捕捉,通过理论分析及数据处理,对复合吸液芯毛细性能进行预测评估。探索了各制造参数对复合吸液芯毛细性能的影响,优化制造参数。与已有研究对比表明,沟槽-沉积层复合吸液芯毛细性能明显优于单一吸液芯结构,为两相传热装置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备选吸液芯形式。此外,该研究成果也为复合微结构毛细性能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向着高度越来越大、刚度越来越柔的趋势发展,对风荷载的作用显得特别敏感。在强风作用下,建筑振动过大导致的居住不适和建筑外
【正】 我国现有栽培的元帅系普通型红星、红冠、元帅等苹果品种,在生产中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对优质苹果的需要。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从美国、波兰、加拿大等国引进新红
将“精益管理思维”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试图从新视角为解决诸如图书馆利用率不高、图书经费不足及树立图书馆形象等实际问题,从而顺应社会及时代的发展趋势。
口腔上皮粘膜细胞是学生所必须观察的材料。以水为介质制做的临时装片,只能观察到口腔上皮粘膜细胞的平面图形。经大量的实验研究,我配出一种混合介质以代替水制作临时染色
稀疏域图像建模旨在寻求一种图像紧凑而又简洁的表示方式,进而挖掘出图像中有价值的信息,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近年来,稀疏域模型受到广泛关注并推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
自2004年交恶国美,遭遇国美全面'封杀'之后,格力便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尤其是其开始自建销售渠道之后,更是引起了无数人的质疑,有人甚至抛出了'格力必死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在保护旅客、货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铁路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铁路应用视频
<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伴随着这一历程,高校德育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结合
会议
在世界趋于开放交融的21世纪,语言便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纽带。因此,各国纷纷进行了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改革。体验式教学便是其中之一。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
引入现金流离散度对收益率曲线非平行移动带来的利率风险进行免疫,以银行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离散度零缺口为约束条件,以银行各项贷款组合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