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达到更好的煤岩体致裂效果并弥补爆破与注水方式的缺点,提出耦合致裂工艺及其分析方法与流程。以急斜特厚煤岩体耦合致裂为工程背景,完成复杂环境下煤岩体耦合致裂方案设计
【机 构】
: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251600);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014CB26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3612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达到更好的煤岩体致裂效果并弥补爆破与注水方式的缺点,提出耦合致裂工艺及其分析方法与流程。以急斜特厚煤岩体耦合致裂为工程背景,完成复杂环境下煤岩体耦合致裂方案设计,采用BP神经网络对耦合致裂后煤体的可放性(U)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不同方法间U的差异,最后采用微震监测的方法分析岩体的卸压效果。结果表明:耦合致裂工艺是提高急斜特厚煤岩体冒放性和解除应力集中的有效方法,煤岩体耦合致裂分析流程实现了耦合致裂效果的评估。BP神经网络预计在高阶段煤体和常规阶段煤体交叉区域预测的数据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实现煤体耦合致裂效果的评估。注水期间、注水后以及爆破后,低等级的微震事件次数略有上升,但高等级事件数下降的能量远大于新增低等级事件数的能量,注水后释放能量仅是注水前的12.5%,地面爆破后释放的总能量与爆破前相比降低了51%。耦合致裂效应突出表现在将高等级的微震能量转化为较多低等级能量事件的缓慢释放,降低了动力灾害的频次和程度,促使高压力缓慢释放、主动诱导→集中释放,实现了动态灾害显现向静态缓慢释放的转变。实践结果反映出在煤岩体的耦合致裂措施下,顶煤的冒放性和动力灾害问题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解决。
其他文献
PM2.5即直径小于2.5 um悬浮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可直达肺部干扰气体交换。文章利用PM2.5监测网每小时更新的实时数据为依据、实地考察所得的监测站地理环境
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化石燃料CO2排入大气,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研究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及作物生物量等均对周围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产生明显的正响应,而
以偏钛酸和碳酸锂为原料,高温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Li4Ti5O12,分别考察锂钛摩尔比、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所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样品结构和形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二者单独使用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时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2.2~2.8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观察健脾固肾化瘀汤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临床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硫
为改善仪纶TM仿棉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选用抗起毛起球剂DM-3762为整理剂,对纬编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以起球程度、抗弯刚度和透气性为测试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最终确
通过对比660 MW燃煤锅炉电除尘改造前后细颗粒物(PM2.5)和颗粒物(PM10)的排放,讨论电除尘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四电场电除尘器在常规单相电源供电下,PM10和PM2.5的排放浓度
目的探讨p27kip1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独立预后因素和生存率的关系,寻找基因治疗的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48例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水平,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C18制备色谱建立了从三七总皂苷中制备Rg1和Rb1的方法。硅胶柱色谱分离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C18制备色谱纯化采用甲醇-水洗脱,分离
针对大气污染引起的悬浮颗粒 ,尤其是可吸入颗粒 (PM10 )对感烟火灾探测器产生的本底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以离子型感烟探测器为例对本底值进行计算 ,通过比较 ,显示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