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云:“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境莫畏难。”历史上,被人们喻为“雪海”的大雪山,只有两支队伍依靠双脚成功穿越。一支是信仰喇嘛教的僧侣队伍穿过雪山前往拉萨朝圣,另一支则是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他们完成这个奇迹都是依靠各自坚定的信仰。信仰的建立,是由“信”至“仰”的过程。信仰,前提在信。理论学习要进入胜境,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光辉顶点,就要切实解决“信得过”的问题。
(一)
信仰不是天生的。人们信服一种理论,首先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正所谓,“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在这篇著名评论中,他针对国内外一些谬论和疑惑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这段70年前的文字,至今读来仍感力透纸背、情真意切。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一经提出,就引起强烈反响,并日益深入人心,首先是因为有其迫切需要。
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种理论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站上道义的制高点。清末民初,各种主义粉墨登场,但因价值立场与人民利益相悖,无不以失败收场。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想人民所想、谋人民所需的人民的理论。这个发生在我们身边、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可感可触,可亲可信。
这是解决时代之问和时代课题的需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种理论只有引领时代,才能站上时代的制高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等一系列“时代之问”进行了科学有力的回答,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时代的理论。顺势者方能顺民意,合时者方能合民心。这个与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交相辉映的理论,是顺其势合其时的理论,也是顺民意合民心的理论。
这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需要。鸦片战争后,晚清重臣李鸿章等惊呼,中国社会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清政府面对大变局仍掩耳盗铃,沉湎旧梦,最终置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之险境。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战略擘画,又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这一理论,着眼中国、放眼世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哲人言,“需要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时与势的需要,因为党和人民的需要,因为中国和世界的需要,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无法抗拒的力量”。
(二)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的这句话揭开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信仰之谜。人们信服一种理论,最终决定于这种理论是不是真理。
在纪念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马克思诞生已经200年,马克思主义创立已经170多年,马克思主义虽屡遭围攻却依旧光彩夺目,为什么?因为它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列宁说:“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中国共产党对真理的追求就像生命渴望阳光,就像小草渴望雨露。90多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开辟的真理道路上奋勇前进,在党的旗帜上先后写上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我们党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前进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具有独特真理魅力和强大真理伟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从实践中来。这一理论,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和中央领导岗位的长期实践和思考,是从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实践沃土里长成的参天大树,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接受了实践的检验。这一理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奇迹”,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生了强大实践威力。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还将对实践产生巨大指导作用。这一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就像一支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一理论将伴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实践威力必将愈益饱满、愈发强大。
现实的巨大成功,以铁的事实证明和检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在当代中国,坚信马克思主义就要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
(三)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现实中,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有的对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信将疑、半信半疑;有的信得不坚定,一种潮流来了,就不辨方向,被潮流冲得晕头转向。这些都是“不信”的表现,也都是思想田野的“杂草”。“杂草不除,禾苗不壮。”让当代中国的思想田野欣欣向荣,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去“除草”“耕耘”“播种”。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朴素的。邓小平同志曾感慨:“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既善于用极其凝练、高度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大开大合,也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深入浅出、解惑释疑,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结合实际、融入生活,实实在在的“见人见事见思想”。这也要求,对新思想的宣传阐释一定要具体生动,真正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朴实的道理讲朴实,让大家心服口服。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全面系统学、持续跟进学,切实解决跟不紧、跟不住、跟不好的问题,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推进到哪里,理論学习就第一时间跟进到哪里。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在斗争中前进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评价:“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真理如燧石,它被敲打得越厉害,它发出的光芒越灿烂”。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不仅要用眼睛读,更要用脑袋读,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时也要理直气壮、敢于斗争,用实际行动捍卫对科学理论的信仰。
要看到,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真理力量从来都是与人格力量相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蕴含着强大真理力量,也蕴含着强大人格力量。强大的真理力量,为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强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人民认可、尊敬和追随。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结合起来,在结合中实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相统一、相促进,在结合中学出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赖,学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服。
要看到,真理的力量虽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探寻真理的道路绝不是一片坦途。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对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从不太理解到深刻理解,再到自觉地信仰,坚定地实践,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野极为宽广,体系十分缜密,内容非常丰富,要真正认识、把握、运用到位,绝非易事。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必须下真功、苦功、硬功,历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当代中国“最引人入胜的科学”,我们坚信,只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定会发现“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一)
信仰不是天生的。人们信服一种理论,首先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正所谓,“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在这篇著名评论中,他针对国内外一些谬论和疑惑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这段70年前的文字,至今读来仍感力透纸背、情真意切。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一经提出,就引起强烈反响,并日益深入人心,首先是因为有其迫切需要。
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种理论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站上道义的制高点。清末民初,各种主义粉墨登场,但因价值立场与人民利益相悖,无不以失败收场。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想人民所想、谋人民所需的人民的理论。这个发生在我们身边、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可感可触,可亲可信。
这是解决时代之问和时代课题的需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种理论只有引领时代,才能站上时代的制高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等一系列“时代之问”进行了科学有力的回答,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时代的理论。顺势者方能顺民意,合时者方能合民心。这个与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交相辉映的理论,是顺其势合其时的理论,也是顺民意合民心的理论。
这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需要。鸦片战争后,晚清重臣李鸿章等惊呼,中国社会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清政府面对大变局仍掩耳盗铃,沉湎旧梦,最终置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之险境。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战略擘画,又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这一理论,着眼中国、放眼世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哲人言,“需要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时与势的需要,因为党和人民的需要,因为中国和世界的需要,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无法抗拒的力量”。
(二)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的这句话揭开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信仰之谜。人们信服一种理论,最终决定于这种理论是不是真理。
在纪念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马克思诞生已经200年,马克思主义创立已经170多年,马克思主义虽屡遭围攻却依旧光彩夺目,为什么?因为它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列宁说:“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中国共产党对真理的追求就像生命渴望阳光,就像小草渴望雨露。90多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开辟的真理道路上奋勇前进,在党的旗帜上先后写上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我们党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前进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具有独特真理魅力和强大真理伟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从实践中来。这一理论,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和中央领导岗位的长期实践和思考,是从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实践沃土里长成的参天大树,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接受了实践的检验。这一理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奇迹”,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生了强大实践威力。
我们坚信这一理论是真理,是因为它还将对实践产生巨大指导作用。这一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就像一支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一理论将伴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实践威力必将愈益饱满、愈发强大。
现实的巨大成功,以铁的事实证明和检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在当代中国,坚信马克思主义就要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
(三)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现实中,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有的对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信将疑、半信半疑;有的信得不坚定,一种潮流来了,就不辨方向,被潮流冲得晕头转向。这些都是“不信”的表现,也都是思想田野的“杂草”。“杂草不除,禾苗不壮。”让当代中国的思想田野欣欣向荣,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去“除草”“耕耘”“播种”。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朴素的。邓小平同志曾感慨:“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既善于用极其凝练、高度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大开大合,也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深入浅出、解惑释疑,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结合实际、融入生活,实实在在的“见人见事见思想”。这也要求,对新思想的宣传阐释一定要具体生动,真正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朴实的道理讲朴实,让大家心服口服。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全面系统学、持续跟进学,切实解决跟不紧、跟不住、跟不好的问题,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推进到哪里,理論学习就第一时间跟进到哪里。
要看到,真理从来都是在斗争中前进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评价:“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真理如燧石,它被敲打得越厉害,它发出的光芒越灿烂”。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不仅要用眼睛读,更要用脑袋读,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时也要理直气壮、敢于斗争,用实际行动捍卫对科学理论的信仰。
要看到,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真理力量从来都是与人格力量相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蕴含着强大真理力量,也蕴含着强大人格力量。强大的真理力量,为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强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人民认可、尊敬和追随。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一定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结合起来,在结合中实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相统一、相促进,在结合中学出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赖,学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服。
要看到,真理的力量虽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探寻真理的道路绝不是一片坦途。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对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从不太理解到深刻理解,再到自觉地信仰,坚定地实践,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野极为宽广,体系十分缜密,内容非常丰富,要真正认识、把握、运用到位,绝非易事。这启示我们,学习新思想必须下真功、苦功、硬功,历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当代中国“最引人入胜的科学”,我们坚信,只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定会发现“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